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0日
度古夏韵:致富歌儿响云霄
  记者 高乐 通讯员 候昊
  站在洛川县槐柏镇度古村的山峁上望去,连片的矮化苹果园像铺展开的绿绸缎,沉甸甸的“福布拉斯”苹果藏在叶间,煞是喜人。该村党支部书记路军站在果园里,指尖划过饱满的果实,眼里满是笑意:“咱村的变化,就藏在这苹果里。”
   资本活化,富的底子更实
  谁能想到,这片让果农笑开颜的果园,几年前还是撂荒的坡地?转机出现在国网延安供电公司驻村后,30万元扶贫资金像颗“种子”,催生出“飞天基地”矮化苹果示范园。
  度古村党支部以资本活化为核心,通过村企合作与金融创新,将静态资源转化为可持续增收的产业引擎。国网延安供电公司与村集体联合成立“飞天基地”矮化苹果示范园,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基地年带动40户村民就业,村集体年增收8万元,实现资本“输血”向产业“造血”的转变。
  村集体占股30%,村民拿土地入股,还能在园里打工挣钱。起初只有7户敢试,到如今全村跟着干。村企合作中,通过透明分红机制(村民按劳分配,集体按股分红)和全程技术帮扶,消除了村民疑虑。
  更让村民安心的是“金融果园”的好政策。依托洛川县“金融果园”政策,村民新建果园仅需支付首付20% -30%(约3000元/亩),剩余资金由贴息贷款支持,第三年起分4年还款。34户村民跟着干,146亩现代化果园拔地而起,亩产从4000斤跃升至1万斤,收益周期缩短,风险由果投公司兜底收购化解。
  产业升级,富的路子更宽
  “要富得长久,得让苹果值钱。”该村党支部以品种升级、品质保障、品牌打造为路径,推动苹果产业价值链全面提升。
  经多方考察,度古村淘汰了传统“富士”品种,全村90%种上“福布拉斯”,搭配“维纳斯黄金”等高附加值品种。新品种亩产从4000斤增至1万斤,单价从2到3元/斤提升至4到5元/斤,亩均收益增长超300% 。
  光品种好还不够,得让顾客信得过。全村果园都通过了有机或绿色食品认证,检测合格率达98%以上。数字化管理虽未全面普及,但依托果投公司技术团队,实现了矮化密植、水肥一体化等标准化生产,品质稳定性显著增强。
  2023年,该村注册了“洼里红”区域公共品牌,通过直播带货与平台店铺,打通产销链路。电商渠道销售额占比15%,均价高于周边20%,实现“优质优价”的市场认可。
   精神铸魂,富的成色更足
  “电力爱心超市”里,村民们正用积分兑换货架上的洗洁精、卫生纸等生活用品;文体广场上,从果园忙活完的老人和妇女们跟着音乐跳起了广场舞… …
  该村党支部坚持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足同频共振,塑造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以“133制”激发自治活力,“电力爱心超市”累计发放积分6.6万分,评选“好婆婆”“致富能手”等12人,调动村民参与环境整治、公益服务的积极性。“八比八评”活动与文体赛事常态化开展,文明乡风蔚然成风。
  近三年,村貌焕新,基建与生态双双提升。硬化了全村巷道,建设文体广场、充电桩、深水井等设施,垃圾分类实现“户分类、村收集、奖惩制”全覆盖。移风易俗成效显著,红白事支出平均下降40%,婚丧简办成为新规。
  村民自发投资、共担风险的“拓荒”精神,成为度古村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该村党支部以“飞天基地”创业典型为标杆,以“拓荒牛”精神引领人才回归,吸引了王彦峰、路江民等8名大学生返乡务农。王彦峰建20亩果园、路江民发展12亩标准化种植,带动周边农户增收。
  资本活化,富的底子更实;产业升级,富的路子更宽;精神铸魂,富的成色更足。度古村通过这“三大路径”,探索出一条“集体增收、群众共富、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路。
  夕阳把果园染成金红色,忙活了一天的果农们往家走,路上碰见都要念叨几句收成。路灯亮起来时,广场上的音乐更响了,度古村的夏夜,就像枝头的苹果,满满都是甜滋滋的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