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2日
明·文武兄弟两进士李赋蒙、李赋秀
  明清时期,延绥地区为长城防线重镇之一,重兵云集,武风大振,将才辈出,武举人、武进士尤以榆林府为最。延安府武进士可考者有萧如薰、史誉、李赋蒙三人。李赋蒙之名,见于康熙《延安府志》、雍正《陕西通志》和李赋蒙之妻孙氏墓铭。其弟李赋秀资料较多,《万历十四年进士登科录》中,记叙其曾祖以下四代出身,有“赋蒙,武进士”之句,据此可以考知赋蒙、赋秀兄弟家世与仕途履历。
  李赋蒙,字号及生卒年月不详,陕西延安卫人,官籍。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曾祖李温,曾任职掌朝贵接待事宜的礼部主客郎中(别称典宾)。祖父李际昌,曾出任县丞。父亲李学书,国子监肄业,未出仕,与夫人戴氏育有九子:长子赋愚,嘉靖三十七年(1558)戊午科乡试举人,曾任知州;次子赋直,与兄同科中举,曾任某亲王府中执管府中政令的长史;三子赋讷,国子监监生;四子赋蒙,武进士;五子赋才,国子监监生;六子赋秀,万历十四年进士;七子赋俊、八子赋杰,均为庠生(秀才);九子赋英,童生。可谓人丁兴旺,才俊盈门。
  李赋蒙的生平事迹,史志记载甚少。雍正《陕西通志》、康熙《延安府志》、嘉庆《延安府志》均记载:“李赋蒙,肤施人,参将。”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参将李赋蒙妻孙氏墓铭》提供的信息稍多一些。“孙氏山西人,参将李赋蒙次妻。其人持家能侍姑,孝方刚正,有男子之襟怀,享寿五十一岁。生子永祚,官授镇抚。”其子永祚,之官“镇抚”,官职从四品,主要负责辅佐总兵,并监察全营军马,与其父官品相若,亦为中级武官。
  李赋秀(1551—?),字汝毓,号云岩,延安卫人,出身官宦之家。万历七年(1579)己卯乡试科举人,万历十四年(1586)丙戌科诗赋进士。生性耿直,仕途坎坷。初授都察院观政,练习政务。万历十三年(1585)外任河南汲县(今卫辉市)县丞,与知县赵世德修葺汲县文庙。万历十五年(1587),升任汲县知县。此前,万历十三年(1585)皇帝宠弟朱翊镠封籓潞王,封地卫辉府,由时任知府周思宸、同知薛应麟督工,在府城之东修筑王府,耗资巨款六七十万两白银。历经四年,至万历十六年五月竣工,规模宏大,雄伟壮丽。万历十七年(1589),潞王即将就藩,户部又为其筹办安家费三十万两。时任卫辉府驻地汲县知县李赋秀,觉察周思宸、薛应麟在潞王府修造及安家费用使用过程中有侵占冒领嫌疑,遂向河南巡抚投书检举,但潞王、户部及时任河南巡抚周世选及地方当局利益相关,官官相护,反诬“赋秀一面之词未可遽信,必革任行,提两相质对,庶可正法纪而服人心。疏入发票不下。久之巡抚周世选又上疏言:赋秀一日投二揭于按臣,皆无端掜造,乞速行查议。”李赋秀遭到报复,被免职待处。万历二十一年(1593),被降职为山西广昌县(今为河北涞源县)有职无品的小吏典史。万历二十二年(1594),起复为山西盐山县(今河北盐山县,隶属沧州市)知县。适值父母相继去世,守孝六年。万历二十八年(1600),补高邑(今河北高邑县)未入流的教谕之职。万历三十年(1602),复为正六品的国子监丞。万历三十九年(1611),升正五品南大理寺右评事。万历四十一年(1613),为五品大理寺右寺正。万历四十四年(1616),外任江西瑞州府(治于高安县,即在今江西省高安市)知府,官居四品。
  (选自延安地方志丛书、段双印主编的《延安古代历史人物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