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的一个午后,奶奶将我唤至身边,从一块红绸布中取出一枚红色的胸章,郑重地告诉我,这是我爷爷留下的最珍贵的遗物,嘱咐我一定要好好保存。这枚胸章是1950年西北军政委员会颁发的“解放西北纪念章”,它不仅记录了爷爷在西北解放事业中所作出的贡献,也象征着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
这枚纪念章虽历经岁月洗礼,却依然质朴厚重,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它由铜镀金制成,圆形设计,直径3.3厘米,重11克,上系铜链绶带。正面以西北五省地图和飘扬的五星红旗为主要图案,象征着西北全境的解放与人民政权的建立;下方镌刻着“解放西北纪念章”和“西北军政委员会颁”的字样;背面则刻有“1950年”字样。这枚纪念章不仅是对参战指战员的表彰,更是对西北解放战争胜利的纪念。
关于这枚纪念章的背景,我们可以从历史资料中找到更多线索。1949年5月9日,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发起了解放大西北战役,经过数月的艰苦作战,最终解放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1950年1月19日,西北军政委员会在西安正式成立,彭德怀任主席,习仲勋、张治中任副主席。该委员会是中央人民政府在西北地区实行军事管制的代表机关,并代行西北人民政府职权,统一领导西北五省的军政工作。为庆祝西北全境解放,表彰人民解放军的赫赫战功,以及曾经在第一野战军建制下作战后又划归其他部队的指战员,以及支前民工干部和立功民工,西北军政委员会决定颁发“解放西北纪念章”。这枚纪念章的设计也极具象征意义,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西北五省地图之上,寓意着辽阔的西北大地在人民政权的旗帜下实现了解放。
我的叔父在其著作中也详细描述了我爷爷的革命经历:
我的爷爷叫徐尚耀,早年接受了新思想的洗礼,20岁便积极投身于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活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从事的是地下交通员的工作,负责接送穿梭于边区和白区之间的党的干部,也曾接送路过家乡的革命队伍。在一次国民党追捕行动中,他与同事们分两路逃跑,其中一路不幸被捕,而他则侥幸逃脱。遗憾的是,他的入党介绍人牺牲了,他一度失去了组织关系,直到1944年才重新履行入党手续。1949年8月,他应组织调遣,脱产到平凉干校工作,参与了干校的筹建工作。他参加过平凉平定“五八叛乱”的斗争,经受了“三反”“五反”运动的历练和考验。此后,他在干校组织科工作,参与了大量的外调和甄别工作。
1956年任泾川县党原乡党支书兼乡长、启明乡党支书兼乡长。1957年任泾川县窑店区区长、紫金坡乡党支书兼乡长、窑店公社社长、高平农具修造厂(地方国营)党支书兼厂长。
从这些细节中可以看出,爷爷不仅是一位英勇的革命战士,更是一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始终坚守信仰,不畏艰难,为西北的解放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
这枚红色胸章,不仅是一枚纪念章,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与繁荣。爷爷把个人命运熔铸进民族解放的洪流。在黑暗中守望光明,在平凡中坚守初心。
一枚红色胸章,承载着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