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8日
写在毕业论文上的成长告白——
字里行间 深情厚谊
  又是一年毕业季,延安大学的莘莘学子在宝塔山下为求学时光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毕业论文的致谢部分,他们以真挚笔触书写了青春成长。纸短情长,字字肺腑。这里有滚烫的感恩、成长的印记,以及对革命圣地延安最深沉的眷恋。一字一句,不仅诉说着对师长、同窗、家人的深情厚谊,更折射出在延河之滨、宝塔山下汲取的精神滋养。让我们共同走进这些真挚的文字,感受青春在延安沃土上激荡的回响。
  历史文化学院 蒋诗雨
  2023年9月6日,一位南方女孩第一次踏入西北大地,坐了8个小时的列车如愿来到延安。不同于南方,延安的山丘很多,也正是厚实的黄土大地上才滋养出了热情的陕北人民和气势磅礴的安塞腰鼓。所以我要感谢这片西北大地,让一位南方姑娘感受了西北人民的质朴、见识到西北汉子的豪迈、感叹于西北姑娘的野性,还看到了期待已久的第一场大雪。我永远会记得豪迈豁达、憨厚朴实的陕北人民,也将带着这份陕北风情开启我下一段人生之旅。
  初入延安大学的那天还历历在目,可转眼间又要坐上返程的列车,这次却是一张单程票。延安大学见证了我从青涩的少女到独当一面的小大人,我要郑重地感谢母校延安大学。在这里我享受过国庆假期免费的电影,图书馆丰富的资源,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多姿多彩的艺术活动,便捷的公共交通,独特的陕北风味……同时,我也收获了延大独一份的人文情怀: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祝愿延安大学学脉绵延!
  外国语学院 丁晨瑶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你们给了我生命,并以无私的爱为我筑起温暖的港湾,让我在前行的路上衣食无忧,心有所依。你们不仅以言传身教使我明事理、知进退、懂感恩,更是始终尊重我的选择,给予我自由成长的空间,让我在人生的每个十字路口,都能遵循内心的方向而一往无前。你们的爱,从来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藏在岁月里的细水长流——天寒时注意保暖的叮嘱,归家时翘首以盼的身影,餐桌上精心烹制的晚餐,远行时塞满行李箱的牵挂,竞赛失利时暖心的安慰,学业进步时自豪的赞扬……你们是这个世界上最平凡却最伟大的人,用坚实的臂膀托举起我的梦想,让我得以看见更广阔的世界。寸草难报三春晖,惟愿以不懈的奋斗回报这份沉甸甸的爱,让我的每一步成长都成为你们的骄傲。
  生命科学学院 张茹
  致榆林市定边县某中学师生:感谢校长打破学科壁垒,开放课堂供我开展教育实验;感谢6位生物教师牺牲休息时间参与访谈,分享一线教学的困惑与智慧;感谢82名学生认真填写问卷、投入社区实践。你们在“旧物改造比赛”中展现的创造力,在“低碳出行打卡”中坚持的责任感,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变革的真实力量。这些鲜活的实践案例,将成为我研究生阶段研究“高校与基础教育联动机制”的原始素材。
  延安医学院 石嘉怡
  “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这一段话写给我自己,感谢坚定勇敢的自己。我时常思考,求学带给我的人生意义,毫无疑问,它赋予我学问知识,但又不止于此。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没有白读的书,走过的路和读过的书,让我在不知不觉中认识这个世界,不断地丰富自己、成就自己,未来虽然还有很多的不确定,但我深信人生多彩,希望能不负自己,永远具有野火烧不尽的勇气,春风吹不走的梦想。
  经济与管理学院 杜艳
  愿岁并谢,与友长兮。我亲爱的、热气腾腾的朋友,何其有幸认识你们,得意时为我喜,失意时为我忧,一起成长,永远认可支持我,告诉我这世界很美好。我们的默契在于任何时候开始对话都毫无陌生感,猴子、方方、洋洋、小田、橙子、卓卓、可妮兔……请接收我那100%的分享欲,无需秒回,无需过分热切的联络,但我们知道互相惦记着对方,因为我们都如此了解彼此。祝我们都能在各自的生活里找到最纯粹的热爱,爬不同的山还能回到同一条路。在阳光照不到我们的地方,做彼此心中的太阳。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胡淞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人遇到一群好老师是人生的幸福。我要衷心感谢我的导师杨教授。杨老师师德高尚、治学严谨、学风朴实、要求严格。在论文选题阶段,杨老师曾与我交谈六次,为论文选题提出了清晰的写作思路和大量的宝贵意见,并对论文的行文逻辑、叙述方式、研究资料、语言表达、标点运用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在论文从初稿到定稿阶段,杨老师不辞辛劳,为进一步完善论文提出了许多的具体修改意见,并要求我反复推敲、举一反三,力求精益求精。在学习生活上,杨老师始终关怀备至,无论是学业上的困惑还是生活中的烦恼,总能及时给予我指引与帮助。此外,杨老师还经常叮嘱我注重身体锻炼,不断鞭策我追求更大的进步。杨老师的逻辑思维与学术造诣令我受益匪浅,其批评与教诲成为我生命中最为珍贵的精神财富,而杨老师的支持、鼓励与帮助,则是我求学路上最坚实的后盾与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