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8日
以奋斗之姿,让梦想开花
延安市实验中学高一(3)班 刘星语
  陆游在诗中写道:“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而今,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的我们,应将实现中国梦作为奋斗目标,怀着陆游一般的赤诚之心,让中国梦的种子在华夏大地上生根发芽。
  青年传承中国梦,梦想滋养华夏大地,需要我们坚定中国梦的目标。《诗经·大雅》有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实现梦想正需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两千多年前,一位年轻人的目光穿透战争的迷雾,跨过祁连山与天池,望向遥远的西域。历经十二年风刀霜剑,他始终不改初心。终于,在久经战火的黄沙中响起和平的驼铃声,武威、张掖、酒泉、玉门等城关相继建立,开辟出连接中原与西域的河西走廊。后来,外国学者为这位年轻人赋予了一个更响亮的名字——“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他,就是博望侯张骞。博望者,广博瞻望也。我们当代青年也应具备远大目光,接过历史赋予的使命,坚定实现中国梦的信念,在“青年传承中国梦,梦想滋养华夏大地”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
  青年传承中国梦,梦想滋养华夏大地,需要我们脚踏实地。或许有人会说,脚踏实地听似简单,实现起来轻而易举。然而,脚踏实地绝非空谈,在理想与现实之间,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行动。翻阅史册,孔融的“想当然”蕴含着铮铮傲骨;苏轼的“想当然”彰显着豪放才情。但若我们也仅凭“想当然”处世,恐怕会重蹈赵括纸上谈兵的覆辙——当不切实际的空想与盲目乐观相遇,留下的只会是失败的教训和破碎的梦想。
  青年传承中国梦,梦想滋养华夏大地,需要我们继往开来。将目光回溯到一百多年前那个黑暗的年代,穿透重重迷雾的,正是一位位青年挺身而出的身影。“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于是,嘉兴南湖上的微微细雨,最终汇聚成解放全中国的滚滚洪流;井冈山上的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今天,接过这火炬的使命,正落在我们当代青年肩上。若有人问:青年为何要继往开来?为何要让中国梦的种子播撒华夏?就让我们以惠特曼的诗句作答——因为伟大的戏剧正在上演,而你可以奉献属于自己的诗篇!
  辛弃疾曾言:“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唯有青年奋发图强,方能领略天地广阔。唯有青年不懈奋斗,才能让中国梦的种子在华夏大地上开花结果,才能让梦想的甘霖滋润神州沃土!
  (指导老师 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