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王前锋 袁欣 记者 方大燕)近日,盛夏酷暑中,富县富源建筑有限责任公司的高强度预应力水泥杆立柱生产线仍在全力运转。生产现场繁忙有序:工人们正将浇筑好的水泥立柱从模具中取出,仔细清理多余钢筋;两台宽3.5米、长50米的大型模具如同钢铁巨龙,单次可同步生产400根立柱,尽显高效产能。生产线配备自动张拉一体机、空压机系统、5吨蒸汽锅炉等先进设备,可生产7类规格的辅助器具,为残疾人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康复教育等“一站式”服务,更成为传递温暖、链接资源的民生枢纽。
“我们的生产线采用智能温控和自动张拉系统,冬季通过蒸汽养护保障混凝土强度,产品使用寿命可达10年以上,能在恶劣环境中稳定发挥作用。”公司董事长马红宏介绍,这些持续产出的立柱,既是苹果防雹减灾的坚实支撑,也是矮化密植园建设的重要助力,成为守护苹果产业发展的“双料利器”,高度契合富县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
目前,该企业已拓展出防雹网支架连接件、加固螺栓等20余种配套零部件,实现从立柱到螺丝的全供应链覆盖。“首批3000根立柱优先供应牛武、羊泉等苹果主产镇,同时提供建园全套零部件,‘一站式’满足需求,相比外购能为果农节省15%~20%的建设成本。”马红宏补充道。
“富源公司生产线的投用,既解决了外购立柱价格高、运输远的难题,又让富县苹果特色产业集群资金精准用在刀刃上。”富县苹果产业管理局副局长陈海刚表示,目前正联合企业制定惠民政策,将为果农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与实惠,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这个总投资超500万元、占地约5亩的生产项目于去年年底开工,由企业自主研发、河北新大地开发有限公司制造设备。项目建成不仅是富县苹果防灾减灾体系的“硬件升级”,更是矮化密植园建设的“基础保障”,成为产业转型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富县始终以苹果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将乔化园提质与矮化密植园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大力推进配套产业建设。在科技与政策的双重护航下,黄土高原上的“金苹果”正为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