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荣贵擦洗车辆 记者 方大燕 通讯员 李昊天 杜佳蓉
车轮滚滚,丈量城市脉络;方向盘转动,传递人间温情。在吴起县,有这样一位出租车司机 ,他十五年如一日穿梭于街巷,以安全行驶超百万公里、服务乘客近25万人次的实绩,在平凡岗位上诠释新时代劳模精神,成为城市文明流动的鲜活注脚,他就是延安市劳动模范朱荣贵。
清晨5点,当整个吴起县城尚在沉睡时,朱荣贵已开启每日必修课——车辆“全身体检”。俯身检查刹车片磨损度,伸手感受轮胎纹路深浅,指尖拂过每一处线路接头,仪表盘的细微异响都逃不过他的耳朵。“车是服务乘客的‘铠甲’,容不得半点马虎。”正是这份将安全刻进骨子里的严谨,让他保持十五年“零事故”记录,树立起行业安全标杆,也让乘客在踏上车的那一刻,便多了份踏实与安心。
服务乘客,朱荣贵始终以心换心。高考期间,他的出租车成为“爱心专车”,风雨无阻护送考生奔赴考场;遇到行动不便的乘客,他主动下车搀扶、搬运行李,细微之处尽显关怀。乘客张女士记忆犹新:“那次暴雨天带孩子出行,朱师傅冒雨搬行李、撑伞护送到家,浑身湿透却笑着说‘别淋着孩子’,这份真诚令人动容。”十五年间,无数这样的暖心故事,让他的车厢成为传递城市温度的驿站。
拾金不昧的善举,更彰显职业操守。座椅缝隙中的万元现金、后排座上的重要合同、副驾遗落的证件钱包……面对乘客遗失的贵重物品,朱荣贵总是第一时间联系归还。记得有一次,他推掉营运,在原地等候失主两小时,只为守护他人的急难愁盼,“不是自己的东西,一分一毫都不能动。”质朴话语,道出新时代劳动者的价值坚守。
从吴起县道德模范到“中国好人”,从月度延安模范到延安市劳动模范,荣誉纷至沓来,朱荣贵却始终初心如磐。“听到乘客一句‘谢谢’,看到他们满意的笑容,再苦再累都值了。”这份纯粹的为民情怀,让他在百万公里行程中,始终保持服务的热度与温度。
吴起县天利出租汽车公司经理乔彩燕这样评价他:“朱荣贵是用行动践行‘安全无小事,服务无止境’的典范,他不仅是我们行业的标杆,他更以凡人善举为城市文明添彩。”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十五年百万公里路,朱荣贵手握方向盘,脚踩油门,将责任与担当融入每一程服务,在平凡岗位上铸就不凡,为新时代劳模精神写下生动注脚,也为万千劳动者树立起精神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