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5日
行政管理创新的理念、路径与实践
王梅
  在社会高速演进、环境复杂度持续攀升的当下,行政管理领域的创新实践,已成为提升行政效能、优化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强化政府公信力并适配社会发展诉求的核心抓手。作为政府履行职能、实现公共治理目标的核心手段,行政管理创新涵盖理念革新、路径拓展及实践探索等多元维度。其中,新理念为创新进程锚定方向,新路径为创新活动提供支撑体系,而实践环节则构成检验创新成效的关键标准。针对行政管理创新的理念架构、路径选择与实践模式展开系统性研究,对于推进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具有战略性价值。
  一、行政管理创新的重要理念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以人民为中心”行政价值观涵盖多个关键维度。“人民至上”是其核心价值取向,马克思与恩格斯强调历史由人创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将“人民至上”作为根本价值取向,新时代公共行政需以此为价值取向,实现人民利益,摒弃官本位,吸纳人民参与决策。“人民主体”是价值主体,新时代公共行政要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人民共享”是价值目标,要促进人民在各方面公平正义。“人民满意”是价值标准,新时代行政价值观以人民满不满意为判断依据。
  (二)服务导向理念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均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在此背景下,服务、治理理念取代传统理念,构建服务型政府治理模式,服务成政府基本理念与价值追求,行政管理制度从“全能管理型”向“服务治理型”转变。中国行政管理制度中的服务理念有四方面要义:以科学为基础,汲取科学文化养分;植根于历史唯物论,相信依靠人民;以核心价值观为支撑,以符合人民最大利益为标准;包含人民监督,强调平等,完善民主监督。这对建设规范行政管理制度意义重大。
  (三)创新驱动理念
  创新驱动理念促使行政主体积极探寻潜在的创新机会,冲破传统思维的约束以及既有的管理方式的局限。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政府部门可以凭借新兴技术来改善治理水平,利用大数据分析改善资源调配效率,依靠人工智能技术改进公共服务品质,要创建起体系化的创新奖励机制,激发公职人员在业务流程规划和管理方法更新方面的积极性,进而促使行政体制朝着符合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方向不断前行。
  二、行政管理创新的路径探索
  (一)体制机制创新
  首先,行政组织结构优化成为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现行体制里层级过多、职能交叉重叠的情况,极大降低了行政效能,必须依靠削减层级、推行扁平化管理方式来开展深层次改革,有些地方政府已经先行尝试,把相关职能整合成“大部门”模式,有效地解决了权责不明、运行效率低下的问题,在生态环境保护等范畴取得了明显成果。其次,完善行政决策机制至关重要。科学决策是行政管理实效的核心,需构建涵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等多环节的决策机制。重大政策制定时广泛吸纳民意、严谨论证、评估风险、合法性审查并集体讨论。最后,强化行政监督机制不可或缺。除巩固内部监督,还需激活外部监督力量,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搭建监督信息平台,严肃追究违规行为责任,维护行政管理公平合法。
  (二)技术应用创新
  大数据技术为行政管理创新筑牢数据根基,行政部门借此收集分析社会经济数据,洞悉社会运转与民众需求,如优化交通信号灯配时、合理调配教育资源,还能用于行政绩效评估。人工智能技术在行政管理领域应用空间广阔,可借助智能客服提供全天候咨询,用智能审批系统提升审批效率,还能利用图像识别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智能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突破时空限制,各地搭建平台实现网上办事、一站式服务,民众足不出户可办多项业务,移动端应用更提升了服务便捷度。
  (三)人员管理创新
  提高行政管理效能的途径有三个方向:一是加强行政人员能力培养,其培训内容应包含业务技能、创新思维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等多方面要素,借助专题研讨、专家授课、实践交流等多种形式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特别要重视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专门培训。二是完善激励机制,科学合理的激励体系能调动人员积极性,在绩效考核中增加创新指标权重,对创新优异者给予奖励,搭建晋升通道,设立专项创新奖营造创新氛围。三是促进人员流动交流,推动轮岗交流,通过挂职锻炼、人才交流等积累经验,部分地区人员互派活动成效显著,推动区域行政管理水平均衡发展。
  三、行政管理创新的实践案例分析
  (一)龙港市政务服务改革实践
  龙港市在政务服务改革中积极探索,聚焦“全域一体化新型政务服务”与“一枚印章管审批”两大方向。全域一体化改革以增值化为核心,成立企业服务中心,融合“三中心”设增值服务专区,搭建涉企问题处置机制,推广“企业码”等,梳理服务清单,推出“一类事”场景应用,构建一体化服务格局,还推行多项便民举措。“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推进投资项目、市场准入准营“一类事”改革,优化流程,针对涉企审批中介问题推动改革,组建“中介联合体”。改革成功得益于创新驱动、资源整合、聚焦需求、技术赋能,提升了政务服务效能与群众满意度。
  (二)高校行政管理创新实践
  当前高校行政管理领域,部分院校正探索管理模式革新路径。以构建专业行政管理服务中心为例,通过整合校内资源,打造涵盖事务办理、素质培养、就业指导等功能的一站式服务体系,使行政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与效能得以显著提升。在技术应用层面,借助大数据管理平台赋能管理效率升级,教师能够通过该平台录入学生成绩与表现数据,进而分析学生能力特点,据此制定适配的教学方案。平台还可实现重要信息的实时同步,推动服务模式从被动响应向主动触达转变。人员管理方面,借助信息技术完善监督与绩效管理机制,针对不同岗位特性优化考核流程,以此激发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保障工作稳步提升。
  

(作者单位:渭南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