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7日
“精准滴灌”练精兵“靶向培训”补短板
——延能集团分类分级推进干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记者 高乐 通讯员 张瑜
  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近年来,延能集团以强化党管人才为统揽,秉持“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精准施训,分级分类系统提升技能人才和干部队伍的履职水平,为集团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根基。近年来,累计组织培训150余期,培训总人数达2万人次,在集团内部掀起了浓厚的学习热潮。
   干部培训精准滴灌,实现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双提升
  干部队伍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延能集团党委以“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为企业发展锻造了一支作风好、业务精、肯奉献的干部队伍。
  该集团党委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如《集团教育培训管理办法》《集团全员安全培训办法(试行)》《集团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评员、督导员监考津贴及劳务费发放管理办法(试行)》等。这些制度犹如精密的齿轮,从培训计划的制定、费用的管理、档案的留存到考核的实施,全流程进行规范,为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每年年底,延能集团教育培训中心都会开启一场“需求调研之旅”,广泛收集各单位、部门的培训需求,按照安全环保、经营管理等不同类别进行梳理,精心制定年度职工教育培训计划,确保培训内容紧密贴合集团发展实际,为企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各类专业人才。目前,集团全系统拥有高级职称21人,中级职称339人,助理级及以下460人,人才储备日益雄厚。
  精准培训是延能集团提升干部业务能力的关键举措。立足企业发展大局,该集团坚持将培训学习与实践运用深度融合,突出实效性——
  开展网络安全、党务知识、新闻宣传、财务人员初中级职称、国有企业合规管理、DeepSeek应用等各类专题业务培训60余次,像一场场及时雨滋润着干部们的知识田野;财会队伍在培训的滋养下茁壮成长,2人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证、4人获得高级职称、33人获得中级职称,一支专业过硬的财会队伍已然成型;安全管理人员也不甘落后,47人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证书,并定期复训,时刻保持着对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的敏锐度,为集团安全生产工作撑起了一把坚固的“保护伞”。
  随着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和高学历化的发展趋势,培训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延能集团积极创新培训方式和内容,通过“走出去”培训,为干部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知识天地的大门。
  为提高煤矿智能化、“一通三防”等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该集团选送50名煤矿管理人员到中国矿业大学和大海则煤矿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理论+实操”能力提升培训,成效显著,其中一名管理人员凭借出色的能力被提拔为矿长;选送100名文职人员分两期脱产在延安大学开展为期半年的综合能力提升培训,课程丰富实用;分两期组织115名企业领导干部在西北大学中华文化干部学院进行培训,学习内容涉及企业文化软实力、市场经济竞争力等关键领域,并在陕汽集团、陕鼓集团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现场教学,让干部在理论与实践的双轨道上汲取先进养分,为打造高素质队伍奠定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延能集团积极开展干部交流任职锻炼,让干部们在不同的岗位上积累经验,拓宽视野。近年来,先后有11名中层干部充实到乡村振兴的一线锻炼,2名中层干部赴无锡挂职学习,30余名中层干部在机关和生产一线交叉任职锻炼。目前,在册职工中高学历人才占比不断提高,研究生及以上学历77人,占比2%;本科及以上学历1269人,占比39% 。
  除了内部培养,延能集团还积极从外部引进人才。近年来,通过“红色筑梦·创业延安”专场招聘引进高学历人才66人,其中研究生学历32人,“校招企用”博士生1人,通过财务管理人员专场招聘引进中级以上职称财务人员7人。这些新员工入职后,都会接受全面的入职培训,了解集团的企业文化、规章制度等,从而迅速融入工作岗位,为企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技能培训聚焦短板,实现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双提升
  面对技能型人才占比不足的行业痛点,延能集团精准发力,打出“委培+针对性培训+技能认定+工作室”组合拳,构建起全方位的人才“孵化矩阵”。
  为解决技能型人才短缺问题,该集团与铜川工业技师学院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开展“订单式”定向委托培养,构建起“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入职、学习即工作、毕业即就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人才供需的精准对接,精准满足一线岗位需求。376名委培生在“ 理论+模拟实操”的模式下茁壮成长,首批176人已在矿区顶岗实习,为企业生产一线注入了新的力量。同时,集团还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设置了实训室和多媒体教室,配备了先进的实操设备,为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硬件保障。
  如果说委托培训是延能集团解决技能型人才短缺问题的关键一招,技能认定则为该集团职工上岗“合法”铺平了道路。
  2023年2月,延能集团经申报成功获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资质,可认定电工、水生产处理工、锅炉操作工、矿井通风工、瓦斯检查工、矿山救护工等17个工种,并为通过认定考核的职工发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现人社部官网可查,全网通用。近三年,共计1300余人参与认定,941人成功通过考核,取得了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该集团还连续举办两届职工技能大赛,5名“延能工匠”、25名技术能手从中脱颖而出。在延安市首届职业技能大赛上,延能选手包揽管道工金银铜奖,让“延能技术”成为行业标杆。
  安全,始终是企业稳步前行的坚实基础。近年来,该集团针对一线岗位实际需求,大力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如煤矿安检员、安全检测监控、瓦斯检查作业专题培训等,共计102期,培训总人数1.8万余人次。同时,选派49名管理和现场操作岗位人员在西安科技大学进行智能化建设集中脱产培训;选送40名电工在铜川工业技师学院开展通用电工和煤矿井下电工培训并成功取证,为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把安全当第一,把培训当大事抓。”禾草沟一号煤矿经理白世民的话掷地有声。在他的办公室里,放着一沓厚厚的培训档案:从去年12月至今,该矿已举办4次季度安全培训、2场岗位技能比赛、10期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班……一场场培训,把“安全”二字深深刻进每个员工的骨子里。
  在工作室典型带动方面,延能集团成果斐然。“李宏兵省级大师工作室”自2023年成立以来,致力于研究解决各种供热问题,为企业创新创效积极贡献力量。禾草沟煤业公司“马志杰创新工作室”在煤泥落料点技术改造等方面的研究取得突破,每年为企业创效50余万元。“刘伟煤质管控创新工作室”致力于自动加药装置和磁选系统改造,一年可节省洗煤费用超70万元。“韩浩创新工作室”复合油页岩顶板巷道支护技术研究使支护参数优化率达到46% ,实现支护技术革命。
  展望未来,延能集团党委将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以“3个1”人才工程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坚持典型引路、示范教育,全力以赴做好教育培训工作,为实现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