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7日
精打经营“铁算盘” 细作增效“大文章”
——黄陵矿业煤矸石发电公司以精细管理和市场策略提升竞争力
  通讯员 蔡方俊 田京龙
  今年以来,面对激烈的电力市场竞争形势,黄陵矿业煤矸石发电公司主动出击、迎难而上,紧盯年度任务目标,深入践行“四种经营理念”,在控本降耗、提质增效等关键领域精准发力,全力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
   聚焦成本管控,以精细管理降本增效
  走进该公司煤泥烘干车间生产现场,巨大的列管式干燥机正稳定运转,深褐色的颗粒燃料源源不断地从出料口输出,完成了从湿煤泥到优质燃料的高效转化。
  “电厂成本管理的‘大头’在燃煤,而烘干后的煤泥颗粒燃烧热值完全可以跟原煤媲美,我们通过一系列措施提升煤泥颗粒掺配比例,减少原煤用量,降低生产成本。”该公司发电二车间主任刘彦军说。
  该公司组织生产技术部、发电二车间、设备管理中心联合成立“燃煤掺配、煤质化验、煤泥掺烧”三个专项小组,形成从源头到末端的全流程管控体系,进一步细化掺配方案,确保煤泥颗粒掺烧比例稳中有进。同时,加大输煤系统设备巡回检查频次,及时发现处理缺陷,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在其他成本管控方面,该公司扎实开展设备定期维护工作,落实各类维护作业“三级验收”,杜绝因维护管理不到位增加设备维修成本。扩大修旧利废工作范围,将生产设备和活动器材修复利用同步推进,累计完成修旧利废91项,节约资金115万元。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成本支出,通过争取最低利率贷款、调整债务结构以及贷款置换等方式,压降财务费用超过200万元。
   聚焦管理创新,以协同合作提升效能
  该公司在管理上打破甲、乙方界限,用乙方视角重塑甲方定位,变查为管,与外委单位同向发力,打造运维检修“共同体”。
  “设备维护管理不能分甲乙方,我们要尽全力为外委作业项目提供便利条件,做到相互配合、相互学习,共同提升整体的设备维护管理水平。”该公司设备管理中心主任雷怀斌说道。
  为有效提升设备管理能力,该公司利用每天生产早会和生产协调碰头会,对各车间生产计划和设备缺陷处理进行统筹协调安排。由设备管理中心与外委单位共同汇报设备消缺以及新增缺陷的具体情况,落实消缺方案、备品、工器具等准备工作,尽可能做到缺陷“日清日结”。将外委员工培训纳入公司职工培训体系,同步开展每日一题、每周一案例、每月一考等活动,不定期安排班组成员与外委单位业务骨干进行交流学习,丰富班组“小课堂”师资力量,取长补短,全面提升设备运维人员总体素质。
  此外,积极创新设备包机管理,建立运行、检修、点检员“三方”包机制,明确各自在对应设备管理中的职责与分工,实行联动奖励与考核,增强运维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协作意识,进一步提升设备管理整体效能。
  聚焦电力市场,以营销思维创造价值
  “从40元/兆瓦时至1000元/兆瓦时,现货电价在24小时内经历96次跳动……”该公司电力交易员张二方根据当天报价策略,在微信群里对现货交易信息和数据进行通报。
  电价是发电厂盈利的生命线,自今年电力现货市场在省内全面推行以来,该公司迅速适应新变化,成立电力营销中心,加强与省发改委、省电力公司、集团内部重点用能企业沟通交流,精准把握市场政策、交易规则、市场供需,提升每一度电的价值创造力。
  “在电力市场深度变革下,没有谁可以躺着挣钱,必须深耕电力市场,用‘营销’思维抓生产,推进营销、生产、燃料‘三位一体’经营协同,才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该公司负责人说道。
  该公司把抓好电量营销工作作为增效的重要途径,以市场为导向,综合权衡机组深度调峰、“两个细则”考核和容量电价等因素,积极参与日融合和月度交易,根据全省负荷曲线,及时调整报价策略,让每一度电都能在价值的“高光时刻”发出,实现现货交易电价增收,推动经营提质、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