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2日
脚下路平了心头气顺了眼前景美了
——甘泉县以“绣花功夫”绘就宜居新画卷
  记者 高乐 通讯员 范晓霞 常浩
  微凉的雨丝斜斜掠过甘泉县的街巷,虎信小区居民兰花花信步走出家门,脚步轻快得像踩着琴键。“以前下雨就得换雨鞋,现在排水口修好了,再也不用犯愁啦!”她笑着踢了踢脚下平整的路面,小区门口那几个曾让她头疼的排水口,如今已被打理得清清爽爽,雨水顺着规整的雨箅子簌簌流走,再不见往日积水漫脚的窘境。这处细微的变化,恰是甘泉县城市治理工作扎实推进的生动注脚。
  行走在甘泉街头,目光所及皆是新景。坑洼的人行道地砖已被平整的新砖替代,22.6平方米的修补面积虽不大,却让行人脚下多了份踏实;354处清挖疏通的排水口、6个更新的雨水箅子,在雨季里默默守护着城市的畅通;16.1平方米的塌陷路面被修复,8座窨井盖换上“新装”,连瓦窑沟道路旁的石畔、北关大桥的污水管道石墙,都在工匠们的巧手下重归稳固。夜幕降临时,32盏修复的路灯与198盏更换的光源点亮夜空,98%的亮化率让城市的夜晚既安全又温馨。
  “ 以前门口的那家门市把货堆得进出都难,说不是说,斗不是斗的,惹得人一肚子气。现在好了,门口清理的干干净净,再也不用担心邻里之间的矛盾了。”8月5日,美水街道办太皇山美水花苑C区的居民杨一梅说。
  她不知道的是,这份舒心来自3000多次执法巡查的坚守——半年来,该县加大日常巡查执法力度,加大占道经营、倚门经商治理力度,开展了4次集中整治,把占道经营、乱堆乱放等问题治得服服帖帖。400余起占道经营被制止,300余处乱摆乱放被清理,330余件违规物品依规暂扣,1000余个小广告被一一清除,让烟火气与整洁度和谐共生。
  66岁的徐立峰推着孙子的婴儿车,在太皇山的人行道上慢慢踱步。“以前这路上停满了车,我这老胳膊老腿,生怕把人家车刮了。”他逗着车里的小家伙,“现在好了,政府把车都清走了,推着娃能从街头走到街尾,看不够的新鲜景!”
  为了让人行道真正回归行人,甘泉县先后3次集中整治机动车违章停放问题,查处715辆、劝离370余辆,拖移5辆违规车辆,街道两侧终于恢复了应有的整洁有序。而灵活的停车收费政策——节假日免费、重要时段免费,更让市民感受到城市管理的温情与智慧。
  在看不见的角落,城市的“里子”同样被用心呵护。134户餐饮商户全部装上油烟净化设备,60余家接受抽检;9360吨生活垃圾、450吨餐厨垃圾被及时清运,无害化处理率100%;686吨垃圾渗滤液处理后清水达标,守护着土壤与水源的洁净。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中,200余人次出动,900余份彩页分发到居民手中,绿色理念正悄然融入日常生活。
  更令人欣喜的是,城市的“颜值”也在悄然提升。曲里、太皇山的树木经过精心修剪,焕发新姿;高压喷雾抑尘车带着药剂穿梭街头,为树木防治病虫害;5处街道被7000余株牵牛、雏菊、杜鹃等鲜花装点,步步皆景,仿佛走进了一幅流动的画卷。
  从排水口到路灯,从人行道到菜市场,甘泉县把民生小事当成心头大事。当居民们踩着平整的路、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看着整洁的街巷,就懂得了这座小城最生动的模样——不是高楼林立的喧嚣,而是柴米油盐里的踏实,是寻常日子中的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