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5日
《延安火炬》:照亮胜利之夜的永恒光芒
记者 刘彦 秦政旺

     ● 油画《延安火炬》  
  “大家请看,这是蔡亮先生创作的经典革命历史画作——《延安火炬》。”8月14日,延安革命纪念馆展厅,讲解员驻足于一幅气势恢宏的油画前向游客介绍。  
  随着她的指引,游客们的目光瞬间被画面中那一团团跃动不息的金红色火焰所攫住。  
  画布上,1945年8月15日的那个夜晚被永恒定格:蜿蜒的“火炬长龙”盘旋在黄土高坡,炽热的光芒照亮了擂鼓助威的陕北老汉、奋力吹奏唢呐的年轻后生、怀抱幼儿笑逐颜开的妇女,还有小心搀扶着老大娘的八路军战士。远处,巍峨的宝塔山轮廓在漫天星火的映照下愈发雄壮… …  
  “光看《延安火炬》这幅画,便可以想象到当天延安城内庆祝胜利的热烈与欢闹!”来自天津的游客吴玉雪由衷感叹。  
  画中描绘的一切,正是那个永载史册的历史性时刻延安城的盛况——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当日,《解放日报》头版以粗黑醒目的铅字向世界宣告:  
  “美苏英中四国宣布  
  日寇接受无条件投降  
  敌皇将于今午向敌国军民广播”  
  八年!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这胜利的消息如同黑夜中的闪电,通过号外和广播瞬间传遍了延安的每一孔窑洞和每一个山峁沟谷。  
  压抑已久的狂喜如同火山般喷发。没有预先的组织,干部与群众挤在一起纵情高歌,新市场商人拆下门板扎成火炬,延安市城郊各区到处举行火炬游行,全市灯火辉煌,欢呼声震撼山川。  
  据1945年8月16日《解放日报》对前夜的详细记载:“晚间,东南北各区到处举行火炬游行。”延安的百姓们从四面八方的山沟里涌出,手持火炬,汇聚成一条条光的河流,最终在延安城内外交织成壮观的“火炬长龙”。报纸特别记录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细节:“一个卖瓜果的小贩,把筐子里的桃梨一枚一枚地向空中抛掷,高呼:‘不要钱的胜利果,请大家自由吃呀!’”——这抛向空中的“胜利果”,不仅是小贩倾其所有的喜悦表达,更深层是对中华民族多年共御外侮的深情礼赞。  
  “看着这幅画,我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了当年延安人民得知抗战胜利时那份难以言喻的喜悦和激动。”八十年后的今天,来自湖北的游客王丽华带着儿子久久伫立在《延安火炬》画作前,她说:“抗战的胜利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铭记这段浴血奋战的历史,倍加珍惜今天和平安宁的生活。”  
  八十年前的今夜,延安的灯光彻夜未眠,欢庆的“火炬长龙”照亮了黑暗的天空,也照亮了中华民族铿锵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