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5日
一首好诗 穿越千年
延安市第一中学高二(4)班 王一言
  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古往今来的诗词浩如烟海,它们随千年的月光照耀在我们的心田,那些前人们所理解的天地宇宙、山水田园、英雄美人、忠君爱国、个人际遇……都浓缩在韵律的抑扬顿挫之中,因而创造了一个美丽清新的世界。
  撼动心灵的古典诗词,是梧桐树上的细雨,是暗香醉人的花阴,是小楼微凉的东风,是月光下闪过的惊鸿,是稻花香里的蛙鸣,是大漠深处的梨花开,是云涛与晓雾的相连,是落红与芳草的呓语。
  我很喜欢古诗词,寻找古人的视角,你会发现他们的感触是何其浪漫,在“香雾空蒙月转廊”里看轻蔓明月,在桥下春波的青绿里想念飞鸿之影,在峥嵘的青山前与其对话。这种感觉,像是穿越平静的海面、闪耀的银河那般激动与喜悦,透过这优美的诗词,与古人神游,一同看庭前花开,看燕子归来。
  有人认为,我们不必有意模仿古人,那些都已成为过去,古人所写的诗反映的是他们的时代,到今天意象已经被古人用尽了,所以现代人写古诗是行不通的,将现代诗写好已是不错。
  可是,我们会不被“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触动吗?我们会忘了那“床前明月光”吗?我们没有得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中的哲思吗?我们并不是古人,当然也没有体验过他们的社会与生活。可是,我只是想描述一个傍晚的烟花,也可以用“烟花惊四处,几里共涟漪”这样简单明了的句子来捕捉浪漫,品味诗情。或许,有些事物,永远都不会成为过去,心里对诗词的热爱是不会被时间之久远所阻隔。再者,青山千年仍为青山,春水千年仍为春水,鸿雁始终为音信的代表,杨柳始终拂去离人的脚步,意象是不会变的,但是同一意象的不同诗词,其美感也会大相径庭。
  中国诗词自古讲究形式之美,句式工整、韵律和谐、对仗精严。西周至春秋的四言诗基本保存在《诗经》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就是对形式美的诠释。后来,从乐府诗到宫体诗,从律诗到词曲,皆是文学之士对形式美的追求所致。“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这一句的韵脚,就很容易让人在过目以后久久难以忘怀。
  诗词里,有风流的才子,“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有多情的红颜,“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有勇敢的将士,“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绝尘的隐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绽放的青春,消失的斜阳,叶落的深秋,人生的悲欢离合,世间的喜怒哀乐,千年的心血铸就,都浓缩在一首首长诗、短诗之中,犹如老树的年轮,记录了岁月的流淌,也雕刻着人生与成长。
  一首好诗,穿越千年,在今天与你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