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0日
“代表就要为群众办实事”
——记黄龙县人大代表彭焕玲
    ● 彭焕玲(右一)给年轻干部讲解樱桃树管理要点

  记者 杜音樵 通讯员 许甜甜 汪占峰
  “要不是彭书记带头试种樱桃,咱哪能想到这黄土坡上能长出‘金果子’?!”近日,黄龙县石堡镇木耳坪村的樱桃园里,村民们正忙着整理枝条,提起村党支部书记、县人大代表彭焕玲,村民王建国的话里满是感激。从试种樱桃到建起肉羊养殖基地,从修通村路到帮困济贫,彭焕玲用实干让这个小村庄焕发了新生机。
   产业先行,奏响致富最强音
  “以前每家每户就靠几亩薄田和种核桃的收入,根本攒不了多少钱。”村民李桂兰把回忆拉到了2018年。
  那时彭焕玲刚当选县人大代表并连任村支书,看到乡亲们的光景过得不如意,他便暗下决心要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
  于是,带着村民彭焕玲几番考察。他敏锐地发现,木耳坪村的土壤、气候条件十分适宜樱桃种植,且市场前景广阔,于是他率先带头试种樱桃树。从选种、栽培到管理,他都亲力亲为,遇到技术难题就四处请教专家、查阅资料,不断摸索种植经验。
  在他的示范带动下,起初心里头犯嘀咕的村民们都纷纷加入了樱桃种植行列。为帮助村民解决技术和销售难题,彭焕玲牵头成立了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定期邀请农技专家到村里开展技术培训,统一提供种苗、肥料和销售渠道。如今,木耳坪村的樱桃种植面积已达300多亩,每到樱桃成熟季,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采摘,成为村民增收的“金果子”。
  发展樱桃产业的同时,彭焕玲又把目光投向了村集体经济。“光靠散户富不行,村集体得有‘家底’。”他带着村“两委”成员跑遍澄县、合阳、韩城,还远赴山西河津学养殖技术。经过多方争取资金,加上村委会成员垫资,木耳坪村共投资30余万元逐步扩大养殖规模,建成了现代化的肉羊养殖基地。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鼓励村民以资金、劳动力等方式入股,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目前,木耳坪村共养殖澳洲白羊、萨福克羊250余只,预计到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5万元以上。“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下,村民既能入股分红,又能到基地务工。“我在基地喂羊,每个月能挣钱,还不耽误照顾家。”村民赵志强说。目前,基地养着250多只澳洲白羊、萨福克羊,预计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能超5万元。
   心系群众,排忧解难暖民心
  作为人大代表,彭焕玲经常走村串户,与村民拉家常、问需求,把群众反映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针对村民反映的道路硬化、路灯设施老化等问题,他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和资金,推动完成了7千米村道硬化工程,修缮了13处路灯,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以前村里路是土路,雨天一脚泥,收割机都进不来。现在拉樱桃去县城,比以前快了20多分钟,路通了心也就顺了。”村民高秀莲说。
  村里的孤寡老人、困难群众更是他心头的牵挂。定期上门走访慰问、送生活用品、送慰问金,这是彭焕玲定期必做工作。
  “叔,你这几天的身体咋样,下雨天了骨头有没有不舒服的?”村民车新林因患病丧失劳动能力,家庭生活陷入困境。彭焕玲便时不时地带着生活用品跑去看看他。“彭书记不光帮我申请了低保和医疗救助,还在养殖基地给我安排了力所能及的工作,每月有稳定收入,家里才算没垮。”车新林用手擦了擦眼角,满是感动地说。
   履职尽责,热忱服务提水平
  “人大代表不是荣誉,是替群众说话的责任。代表就要为群众办实事。”彭焕玲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坚持学法规、参加培训,提出的“关于支持八家梁村建设区域农事服务中心的建议”“关于成立专职野生连翘等中药材管护队伍的建议”等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同时,他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将党的方针政策和惠民举措传递给群众,也把群众的意见和诉求反映给政府。在他的推动下,村里的文化广场建起来了,农家书屋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更加充实了。
  如今,村里13处老化的路灯修好了,晚上出门亮堂堂;文化广场建起来了,农闲时大家跳广场舞、拉家常;农家书屋添了新书,孩子们放学就往那儿钻。“以前闲了没地儿去,现在有地方活动,心里亮堂多了。”村民王秀莲说。
  从樱桃园里的“技术员”到养殖场里的“领头雁”,从记满民情的“笔记本”到落地见效的“建议稿”,彭焕玲用脚步丈量着石堡镇木耳坪村的每一寸土地。在他的带领下,这个小村庄正朝着产业兴旺、村民富足的方向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