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7日
三十五年步履不停 一袭白衣守护生命
——记“陕西省优秀医务工作者”获得者、延安市人民医院贺秀丽
    ● 贺秀丽(左)在延安市社会福利院对老人进行健康宣教
  通讯员 高小娥 记者 宋伟
  近日,延安市人民医院主任护士贺秀丽荣获“陕西省优秀医务工作者”称号。三十五载春秋,她始终扎根临床一线,以专业诠释使命,用温情守护生命,这份荣誉正是对她多年来无私奉献的高度认可。
  从解放军第34医院到延安市人民医院,从青丝到白发,贺秀丽始终坚守在护理岗位。她秉持“脚踏实地步步稳,行胜于言事事实”的信念,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党徽闪耀:初心照亮福利院“绿色通道”
  作为医院机关第三党支部书记,贺秀丽始终心系弱势群体,将党组织的关怀送至容易被忽视的角落——延安市社会福利院。
  2020年,她积极推动延安市人民医院与福利院签署“绿色通道医疗合作协议”,为孤寡残障群体建立起便捷就医的桥梁。不仅打通了生命救治快速通道,还促成了职工体检、免费进修等帮带协作,使福利院和康宁医院的医护人员获得更多专业支持。
  贺秀丽就像福利院老人们的“编外女儿”。高龄孤寡老人马爷爷患有严重糖尿病,足部溃烂令人揪心。她一次次上门为他测血糖、调整治疗方案。老人病情加重时,她亲自协调其入住人民医院,直至痊愈。即使在春节期间,她仍带着无糖食品前去探望。老人视力微弱,却从她俯身细致查看双脚的动作中,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不禁潸然泪下。
  2020年疫情暴发,福利院陷入恐慌。贺秀丽通过线上方式指导防护技能,缓解大家的焦虑。“危难之中见真情,雪中送炭好朋友!”福利院院长的由衷感慨,是对她党员担当的最好肯定。
   “ 战疫”前线:用专业与坚守筑牢防线
  新冠疫情来袭,这位部队出身的“老兵”展现出惊人的冷静与魄力。“我有经验,这场硬仗,我来组织!”她主动请缨,扛起全院疫情防控重担。
  她创立“严格培训、实地督导、人文关怀”三位一体防控策略。从大年三十开始,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处处有她忙碌的身影。她每天提前一小时到岗,只为确保每个环节安全有序。
  面对25次紧急核酸采集任务,她统筹调度人员16000余人次,完成采样近60万人次。从社区衔接到物资保障,从寒夜坚守到为队员准备热饭暖贴,她以钢铁意志和细腻关怀,让团队在凛冽寒风中感受到“家”的温暖。
  “国家的事是大事。”贺秀丽的爱人是独生子,公公已80多岁且多病缠身,但当领导询问家中是否有困难时,她目光坚定:“我是共产党党员,关键时必须顶上去!”她还组织线上心理辅导10余次,成为全院护士抗疫信心的坚实后盾。
  创新服务:以暖心举措点亮“护理之光”
  贺秀丽善于发现患者的隐痛:医学科普难懂、就医环境陌生、突发疾病焦虑……她决心用创新带来改变。
  她开创“微视频健康教育进病房”模式,连续举办6届科普视频大赛,产出282部原创作品。“掌上健康”微信公众号推送91期,将晦涩的医学术语转化为可视化的“行动指南”。这一模式被陕西省卫健委评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典范,并在中华护理学会学术会议上交流推广。
  她推行“医护协同诊疗”模式,让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都有专属医护团队全程守护,获得“熟人般”的踏实与温暖。
  面对静脉穿刺难题,她组建“一针准”精英小组,仅2024年就成功攻克272例静疗难题。该项技术在陕西省静疗竞赛中荣获三等奖。
  她创新制定60项“清单式服务流程”,覆盖入院、手术、专科护理、门诊检查等全链条,让患者就医更清晰便捷。“患者综合服务中心”整合多窗口服务,慢病管理融入音乐疗法与心理疏导……两项案例获全省推广,医院连续三年荣获全国医疗卫生行业EAP创新案例大奖。
  在贺秀丽心中,荣誉证书虽重,却远不及福利院老人感激的泪水、核酸队员手捧热饭时舒展的眉头、患者因“一针准”而减轻痛苦的笑容来得更有分量。三十五年来,她以脚步丈量病房的宽度,用仁心拓展护理的深度,那袭洗得泛旧却洁净如新的白大褂,依旧如云般拂过医院的每个角落,默默守护着生命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