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5日
这一课, 我们与祖国同频共振


①②③ 学生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④ 学生参观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旧址
⑤ 学生分享抗战故事

  当清晨的阳光洒在天安门广场上时,当时光的钟摆激荡过去的80年岁月时,当80响礼炮震彻云霄……
  延安实验小学的教室里,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当国旗护卫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从荧幕前走过,延安实验小学的教室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孩子们清澈的眼眸中倒映着跳动的五星红旗。
  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延安市各中小学的师生,在同一时刻通过直播画面,与天安门广场的阅兵盛况同频共振。
  整齐列队,共赴青春与祖国的约定
  清晨八点半,延安市新区第一中学的体育馆内早已坐满了学生。该校校长贺军鹏介绍:“我们提前制定了详细的系列活动计划,包括班队会、国旗下演讲、观看电影《南京照相馆》等。不仅要让学生看,更要让他们看懂。”
  在宝塔区桥沟中心小学,学校将老师的观看场地设在多功能教室,学生在班主任的组织下在教室观看。校长马瑞表示:“我们希望通过集体观看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庄严的氛围。”活动前,学校专门组织学生制作了主题文化墙、准备了小红旗,并在开学典礼上安排了唱红歌、讲红故事等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铭记历史。
  延安育才学校校长贾海娃说:“由于学校场地有限,师生们主要以班级为单位观看阅兵仪式。”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活动意义,学校提前组织学生制作主题板报、聆听红故事等。
  当国歌声响起时,所有师生自发起立,齐声高唱。这一刻,从革命圣地到天安门广场,爱国情怀在每个人心中激荡。
   眼中有光,红色基因新时代绽放
  延安市新区第一中学教师高田田的姥姥是烈士。她看完阅兵仪式后动情地说:“作为红四代,这场阅兵不仅是国家盛典,更是一次家族记忆的唤醒。当战旗方队驶过天安门时,我仿佛看见了曾祖父那一代人的身影。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如今化作了这壮观的阅兵仪式。我心里默念:这盛世,终于如您所愿。”
  “太震撼了!”延安市新区第一中学学生崔成激动地说,“当我看到各种飞机飞过天安门上空时,真切地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
  “我妈妈就是红四代,她经常给我讲红故事。”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学生刘凡琛说,“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
  许多老师一边观看,一边为学生讲解参阅装备的性能和部队的光荣历史。“这不仅是一次观看体验,更是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课。”延安实验小学资深班主任王烁说。
  当抗战老兵出现在屏幕前时,许多学生眼眶湿润。“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把革命先辈的精神传承下去。”延安育才学校六年级学生张思琪说。
  同心筑梦,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
  阅兵仪式结束后,各学校趁热打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后续活动。延安市新区第一中学、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延安实验小学等学校组织学生书写观后感,用文字表达崇敬之情。
  在延安育才学校,老师带领学生走进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参观。抗大学员们不畏艰难、刻苦学习、英勇战斗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同学。部分年级还组织学生制作手抄报,用笔触描绘阅兵仪式中最震撼的瞬间。
  许多家长也表示,这样的活动意义非凡。“孩子回家后,主动给我们讲抗战历史,谈强国梦想,这种教育效果是课堂上学不到的。”学生家长刘保利欣慰地说。
  夜幕降临,延安的灯火次第亮起,犹如80年前燎原的星火。在宝塔山下,延河之畔,红色的种子已深植于少年心中。这一天,他们通过屏幕见证了国家的强盛;未来,他们将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
  (记者 樊江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