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高小娥)带状疱疹性神经痛常被称为“天下第一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近期,延安市人民医院疼痛康复科凭借专业的医疗团队和先进的治疗技术,成功应用B超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技术,为六位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解除了病痛,赢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高度好评。
8月21日,62岁患者付某因“左侧肩背及左上肢疼痛12天”就诊于延安市人民医院。据其病史,患者发病初期曾在当地卫生院接受抗病毒及物理治疗。随后,虽然患者的皮疹已消退,但神经痛症状持续加剧,尤其夜间疼痛剧烈至无法入睡,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质量。入院查体可见左侧肩背及上肢区域大片色素沉着,触痛明显,其余生命体征平稳。结合病史与体征,临床诊断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
针对患者的顽固性疼痛,延安市人民医院疼痛康复科副主任医师李亚东首先采用多模式综合治疗方案:即在继续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特殊手法针刺及B超引导下的神经阻滞调节神经传导功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目前患者已恢复正常生活。
而此前的8月3日,76岁退休老人蔡某因“左上肢疼痛7天,伴红斑水疱4天”入院。查体可见其左上肢皮肤出现簇集性水疱,周围伴有红晕,触痛明显。为尽快控制病情、降低后遗症风险,李亚东副主任医师决定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进行精准干预。治疗过程中,在超声实时可视化引导下,药物被精准注射至受累神经周围,快速阻断疼痛信号传导。术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夜间睡眠质量显著改善。出院时,蔡某感激地对李主任说:“之前,就因为这个病,导致我的身体白天晚上都疼得钻心、无法入睡。感谢您治好了我的病,现在我终于能踏踏实实睡个整觉了。”
临床实践表明,针对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采用早期诊断、足疗程抗病毒治疗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可显著提高疼痛缓解率并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以往,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因治疗困难被称为“不死的癌症”,而随着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的普及,患者诊疗现状迎来转机。该技术为患者实现了显著的疼痛控制,更彰显了精准医疗在慢性病管理中的革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