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向江给学生上课 “地图上的每一条线,都是通往世界的路。”在吴起县第三中学的地理课上,刘向江老师总能把枯燥的经纬度变成有趣的探险故事。这个大学毕业就扎根讲台的“90后”,用六年时间成了学生眼中“会变魔术”的地理老师,更是班级里“随时都在”的班主任。
2019年,刘向江带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来到吴起县第三中学。初次站上讲台,他就暗下决心:绝不让地理课变成“背地名大赛”。为了让课本里的山川湖海“ 活”起来,他翻遍资料搜集各地风土人情,把新闻中的地理知识融入课堂——讲黄河时,他会介绍沿岸的民俗;说气候时,他会结合学生的旅行经历……渐渐地,一些原本不爱听课的学生也开始主动问他:“刘老师,下次讲南极吗?”“刘老师,啥时候讲非洲大草原?”他的地理课成了班里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
“ 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学法指导;在班级管理上严管与厚爱并重,他的工作态度是我们学校教师学习的榜样。”吴起县第三中学校长助理蔺彦彧这样评价。
除了教书,刘向江还担任班主任。每天清晨,他总是比学生早到教室,开窗通风;午休时,他会在班里转一圈,留意有没有学生趴在桌上皱眉——那多半是遇到了学习难题或烦心事。有学生作业拖拉,他不批评,而是坐下来一起分析原因;有学生闹矛盾,他会充当“倾听者”,帮助理顺情绪。在他的班里,没有“只管学习”的规矩,更多的是“有困难找刘老师”的安心。久而久之,初二(5)班成了全校闻名的“团结班”,学风正、凝聚力强,学生们成绩和精神面貌都很好。
去年,班里的胡同学生病休学了一段时间,返校后落下了大量功课,非常着急。刘向江看在眼里,便经常找胡同学聊天,每次都会拍拍他的肩膀说:“别慌,咱们一步步来,肯定能跟上。”担心课堂内容一时难以消化,他还专门帮忙找适合的网课,陪他一起梳理难点,哪个知识点没弄懂,就反复讲解直到他明白为止。
就这样一点点补、一天天赶,到期末考试时,胡同学不仅补回了所有功课,还考了班级第三名,获得了学校奖学金。
“刘老师就像一个‘大家长’,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上的困难,我们都愿意去找他。只要他在班里,我们就觉得特别温暖。”学生刘雨飞说。
“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弟弟妹妹,多操心、多用心,就够了。”问及班级管理心得,刘向江朴实的话语里满是真诚。同事们都知道,这话并非空话——他的办公桌上总放着一本记满学生情况的笔记;手机里存着每位家长的联系方式,随时反馈孩子的近况。
从教六年,刘向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成绩,却用日复一日的坚持,把“教师”两个字写得扎实而温暖。就像他常对学生说的:“学习就像爬山,一步一步走,总能看到好风景。”而他自己,也在守护学生成长的道路上,一步步成为理想中的好老师。(记者 樊小帅 通讯员 温巧莉 齐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