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4日
吴起县城市管理执法局暖心执法
流动摊贩安了家 规范经营受好评
    ● 执法人员劝导商贩规范经营

  本报讯(记者 方大燕 通讯员 温巧莉 李志龙)“以前摆摊像‘打游击’,现在有了固定摊位,再也不用东奔西跑,能安安稳稳做生意了。”9月15日清晨6点,吴起县石油小区门口的早市上,卖新鲜蔬菜的王艳一边给顾客称菜,一边笑着和记者念叨。此时的早市已热闹非凡,红彤彤的苹果、翠绿的蔬菜摆得满满当当,早餐铺的蒸笼冒着热气,来往市民挑挑拣拣,充满了烟火气。
  到了19点,陈壕湾、刘渠子等地的夜市又成了吴起的“夜名片”。烤串的滋滋声、汤锅的咕嘟声此起彼伏,孩子们举着刚出炉的烤串啃着,脸上流露出满足的笑意。摊主胡生福正麻利地铺好防油垫,彩灯把摊位装点得格外亮眼:“县城市管理执法局的工作人员不仅帮我们找了摊位,还提醒我们注意卫生,现在环境好了,来的客人也多了。”不远处,身着“城管蓝”的执法队员正巡查劝导,默默守护着这份热闹。
  这温馨的场景,源于吴起县城市管理执法局践行的“721”工作法——70%靠服务、20%靠管理、10%靠执法。为了让流动摊贩“安家”,县城市管理执法局避开盲道、消防通道,因地制宜设了13处夜市摊位、10处水果农副产品临时摊位、2处早市便民市场,共184个临时摊位,既解决了占道经营的“城市病”,又激活了夜经济。
  “ 以前整治占道经营,一段时间过后容易反弹。现在我们施行网格化管理,徒步执法加定点值守,还错时巡查早晚高峰,提前引导摊贩,‘马路市场’基本不见了。”县城市管理执法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负责人刘志旗说,针对水果店、电动车店占道经营问题,他们还约谈了86户商户,讲法律、说规范,引导商户不断增强法治意识,大多数商户已主动整改。
  除了服务之外,执法的“刚性”也不含糊。今年,某小区存在私搭乱建问题,吴起县城市管理执法局组建执法工作组上门沟通、宣传法规,最后联合执法拆除了违法建筑;高考期间,有工地夜间施工扰民,执法人员多次劝导无效后,依法对其进行了处罚。“不是非要罚款,关键是守住规矩,要保障群众的利益。”执法队员张卫说。
  如今的吴起,早市热闹不杂乱,夜市繁华又有序。吴起县城市管理执法局的暖心服务,让城市管理有了温度,也让市民的日子多了份踏实的幸福感——这正是城市管理与民生需求“双向奔赴”的最好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