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5日
科技“点石成金” 书写“智造传奇”
——解码延能天元党建引领下的创新突围之路
    ● 技术工人进行精密加工作业

  记者 高乐 通讯员 张瑜
  在延安这片浸润着红色基因的热土上,延安能源化工集团下属车村煤业旗下的骨干企业——延能天元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延能天元”)如一颗破土而出的春笋,以党建为舵、科技为帆,冲破传统产业桎梏,用新质生产力浇灌出革命老区装备制造的绚烂之花。在2025年延安市委、市政府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上,延能天元荣获“先进集体”称号,董事长祁磊获评“劳动模范”,这份“双荣誉”的背后,是其以硬核科技赋能老区振兴的生动注脚,更是企业在党建引领下创新与责任双轮驱动的辉煌见证。
  党建领航、破局而生,填补产业空白的“先锋者”
  延能天元的诞生,本就是一场“应需而生”的创新之举,而这背后离不开党建的坚强引领。
  延安,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与丰富资源的土地,其煤炭产业在经济格局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延安的煤炭产业曾长期面临一个“卡脖子”难题:采煤机、液压支架等核心设备每过一两年便需长途跋涉运往省外维修,高昂的时间与运输成本,束缚着煤炭产业的发展步伐。
  延安能源化工集团洞察痛点,与陕西天元智能再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携手,于2023年5月成立了延能天元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迅速填补了延安煤矿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空白,成为产业升级的“急先锋”。
  在集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与精心规划下,2023年12月,历经4个月的艰苦奋战,延能天元一期生产车间建设完毕,一座现代化的矿用液压支架油缸再制造、长寿命油缸制造、工程油缸制造、油缸拆装及检测生产基地正式落成投产。
  现代化的厂房内,70余台先进加工设备整齐列队、轰鸣运转,如同跃动的科技音符,奏响高效生产的序曲,每年可完成8000根油缸再制造及4000根新油缸的制造,让延能天元迅速成为行业焦点。
  如今,二期项目正在快马加鞭建设中。项目占地约30亩,厂房面积1.1万平方米,将成为矿用液压支架、掘锚一体机、采煤机、刮板运输机等成套设备以及高价值部件高标准维修、再制造、拆解和检测组装基地。该项目从2024年10月开始启动,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集团产业链布局,这正是党建引领下企业践行产业振兴使命的具体体现。
  红色为魂、技术为骨,锻造“点石成金”的硬实力
  走进延能天元智能装备有限公司B3号厂房,记者在该公司董事长祁磊的带领下,详细了解了该公司的长寿命油缸及液压支架的拆解、零部件清洗、评估分类、性能恢复、性能检测等各个环节。在这里,锈迹斑斑的废旧油缸、磨损严重的液压支架,经过一道道精密工序,最终以性能超越新品的姿态“涅槃重生”。
  这背后,是企业传承红色基因,对技术创新近乎执着的追求。
  针对地质条件较差的煤层开采中设备易磨损、耐腐蚀差的难题,延能天元依托陕西省智能再制造创新中心等专业平台,日夜攻关,通过优化材料配方,使设备的耐磨抗腐蚀性能提升数倍;创新研发的“四步法”激光熔覆技术,更像给设备披上一层坚固的“铠甲”,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让产品质量实现质的飞跃。
  延能天元的核心产品长寿命油缸,堪称“明星产品”。从基材选择、关键结构的设计优化到全环节的表面处理,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智慧与匠心:运用金属丝材激光熔覆设备、高速激光熔覆设备等核心装备,搭配特种合金丝材和合金粉末等“秘密武器”,辅以无损拆解、环保清洗等技术体系,全方位的防护让油缸耐腐蚀性能大幅提升,维护时间锐减,使用寿命更是延长2.5倍,让传统设备焕发新生。
  目前,长寿命油缸已在芦村一号煤矿、黄陵双龙矿业、陕西美鑫矿业有限公司等多个煤矿项目中“大显身手”,为矿用液压支架、采煤机等装备的高标准维修、再制造及薄煤层液压支架制造提供了系统解决方案,推动矿山装备智能化升级与性能提升,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赞誉。
  党建赋能、创新生态,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强磁场”
  技术创新的突破,离不开党建引领下的创新生态支撑。延安能源化工集团党委深谙此道,指导延能天元通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构建起一个开放协同的创新体系。
  该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省智能再制造创新中心等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围绕薄煤层开采难题,依托“一中心一基地”建设,整合各方智慧,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截至目前,已斩获32项发明专利,主导制定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7项,3个科研项目荣获大奖,真正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此外,延能天元还与国内知名产业链关联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促进再制造技术在整个矿山装备领域的推广和普及,在延安地区逐步形成完整的矿山装备制造、再制造产业链,让创新“引擎”持续轰鸣。
  凭借硬核实力,延能天元收获了市场的高度认可与当地政府的频频点赞。2024年,该公司订单纷至沓来,承接了禾草沟煤业、陕西美鑫冶坪矿业等多家企业的项目,全年累计完成销售收入6743万元。同时,成功获批陕西省能源装备制造中试基地、陕西省薄煤层智能开采创新中心,入库陕西省2024年第八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跻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列。
  值得一提的是,陕西省能源装备制造中试基地等平台的建设与发展,将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为延安地区煤炭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其中,中试基地作为连接研究与生产的关键桥梁,按照“111+N”思路建设,通过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为规模生产提供成熟技术服务;创新中心则致力于将延安能源煤炭产业打造成陕西省重点产业链,助力西部地区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成为省级制造业创新的一面旗帜。
  从实验室里的反复试验,到生产线上的高效运转;从关键技术的艰难突破,到科研成果的落地生根,延能天元在党建引领下,以“技术破壁”践行延安精神,深耕智能装备再制造领域,不仅完善了延安能源化工集团系统生产保运及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链,更成为延安地区首家“循环经济+先进制造”的高端装备制造标杆。
  “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创新为引擎,扎根延安,辐射陕、甘、蒙、宁,向着国内一流的薄煤层开采设备研制以及各类矿山设备高标准维修、再制造与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目标大步迈进,为延安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创新动能,让新质生产力在这片红色沃土上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延安能源化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