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页翻动时带起的风,足以掀起人生的巨浪。”当我合上《骆驼祥子》的最后一页,老北京城墙下的黄沙仿佛裹挟着祥子的叹息扑面而来。这个被命运反复碾轧的车夫,用他血泪斑驳的人生轨迹,在我的心田犁出一道深刻的沟壑,引发无尽沉思。
《骆驼祥子》让我看到一个人命运中竟能容纳如此多的起伏。主人公祥子最初是一个对未来充满希望、意气风发的青年,他渴望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经过三年的艰辛奋斗,他终于实现了梦想,却不幸被大兵掳去充军,失去了辛劳换来的一切。回到京城后,他重新开始拼搏,却在干包月时被孙侦探抢走全部积蓄,理想第二次破灭。后来,虎妞逼迫祥子与她结婚,他们用低价买了二强子的车,但虎妞因难产去世,为办葬礼又不得不卖掉了车。经历这“三起三落”的打击,祥子最终沦为好吃懒做、狡猾自私的行尸走肉。
祥子的悲剧不仅源于黑暗社会的压迫,也与其自身性格中的懦弱与矛盾息息相关。他是旧社会底层劳动者的缩影——即便偶有反抗,也往往适得其反,甚至招致更悲惨的命运。在这样的环境下,祥子同样是时代的受害者。
阅读祥子的故事,让我深刻意识到:面对困境与不公,我们更应坚守信念、勇敢抗争。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不可避免,但我们不能轻言放弃。就像早期的祥子,虽然屡遭打击,却依然展现出骆驼般的坚韧与毅力。我们也应当学会坚持,坦然面对人生路上的风雨,在逆境中不断磨砺自我,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合上书卷,窗外的阳光正穿透云层。祥子在黑暗中的挣扎,恰似我们青春路上必经的迷雾。但与旧时代不同,新社会的曙光早已驱散往日的阴霾。我们不再是被风卷走的蓬草,而是手握罗盘的航行者,能够自主选择前进的方向,勇敢追寻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
(指导老师 赵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