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30日
吴起县不断深化政务服务创新——
自助服务“不打烊” 指尖办事“零跑腿”
记者 方大燕 通讯员 徐志全 李峰
 ● 工作人员办理手续    通讯员 徐志全 摄

  “以前开普通发票得专门跑办税大厅,现在自助机上几分钟就搞定,晚上下班来办都没问题!”近日,在吴起县政务服务中心“7×24小时”自助服务区,居民王世伟拿着刚打印好的发票,对身边同样来办事的居民感慨道。
  “可不是嘛,我上周补办了一个身份证,准备明天出去旅游,今天周末还能在这个自助服务机上领取,不到一分钟就拿到手了,真是太方便了。”居民王喜善接过话茬儿。
  这样的便捷场景,正是吴起县政务服务改革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吴起县行政审批服务局锚定群众与企业核心需求,以科技创新为改革引擎,打破传统办事壁垒,推动政务服务从“定时办”向“随时办”、从“跑窗口”向“指尖办”跨越,不仅让群众办事“少跑腿、少等待、更舒心”,更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自助服务“不打烊”,便民基础再夯实。吴起县政务服务中心的“7×24小时”政务自助服务区,如今已成群众办事的“人气高地”。11台涵盖政务服务自助一体机、身份证自助发放机等的新款设备,整合自然资源、公安、人社、税务等多部门26项高频事项,让不动产查询、公积金核对、普通发票代开等业务实现“随时办、即时办”。
  数据见证便利,居民身份证自助领取仅需30秒,养老保险信息日均查询超30次,自助办税机年开普通发票破1万份,群众满意度高达99.9%。“自助设备就是‘永不下班的窗口’,切实解决了群众‘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难题。”吴起县行政审批服务保障中心主任乔宽说。
  指尖办事“零跑腿”,数字渠道广拓展。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吴起县精心研发的“吴快办”微信小程序,成为群众办事的“掌上神器”。该小程序整合政务服务、政民互动、信息公开三大核心模块,与叫号系统、政务服务网、好差评系统无缝衔接,为群众提供“安全登录—在线办事—服务评价”一站式服务。
  云端核验“提速度”,审批效率再升级。针对传统现场踏勘“人员紧张、耗时长、资料存管不完整”的痛点,吴起县创新打造“远程踏勘”审批模式。依托高清视频传输与实时定位技术,审批人员无需抵达现场,通过系统就能清晰掌握场地情况,关键信息由系统自动记录、抓拍上传,为审批决策提供精准依据。
  改革实施后,事项获批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50%以上。截至目前,已完成食品经营、道路运输、动物防疫等领域28次踏勘任务,大幅缩短审批周期。“以前办食品经营许可证,光现场踏勘就得等三四天,现在远程核验当天就能出结果,为我们开店节省了不少时间。”吴起九霄云外鸭脖王餐饮店负责人陈红说。
  一链办理“减环节”,集成服务提质效。围绕全省“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改革要求,吴起县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已完成退役军人服务、大件运输等“一件事”事项发布,与省市同步实现21个事项集成办理。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探索推行“开工许可一次办”,实现“三证同发”,为重点项目节省开工筹备时间超30天。
  2025年,全县83个重点项目中,80个具备立项条件的项目已全部受理办理,手续按时办结率100%;累计开展重点项目服务400余人次,办理政府类投资项目300余件次,下达投资计划462项,完成项目备案132项、核准转报2项。此外,创新推出的“行业综合许可证”,将市场主体准入特定行业所需的多张许可证整合为一张,破解“准入易、准营难”难题,相关案例《综合许可一次办、“一证准营”更方便》成功入选陕西省2024年第三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做法。
  一站办结“优体验”,服务环境再优化。为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吴起县整合资源,在优化原有7个服务专区功能、发挥66个办事窗口作用的基础上,协调住房公积金和办税服务大厅整体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如今,群众办事平均跑腿次数减少5次,一次性办结率提升至98%。
  同时,该县对政务大厅抽叫号系统、窗口互动设备、触摸查询终端、智慧考勤系统及中央空调等软硬件全面升级,为群众打造更舒适的办事环境。2025年,各科室及窗口累计办理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事项12.36万件,同比增长17.34%。
  从“定时服务”到“全天候响应”,从“跑断腿”到“指尖办”,从“现场奔波”到“云端核验”,吴起县政务服务改革不仅是政务服务形式的转变,更是“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深度实践。
  服务者说
  未来将继续以改革为笔、服务为墨,不断深化政务服务创新,让高效与温度并存的政务服务,成为县域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吴起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 卢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