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0日
“低空经济”赋能医疗 延大附院率先探路
“中国低空经济之父”徐昌东莅临延大附院共探“低空经济+医疗融合”路径
  本报讯(记者 刘婧)9月27日,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迎来重要交流契机,中国通用航空发展协会会长、中国直升机产业发展协会会长、中国低空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被誉为“中国低空经济之父”的徐昌东,以及国飞集团公司董事长杨菲一行,专程莅临延大附院开展指导交流活动。延大附院党委书记白茫茫、副院长郑军、副院长李健强一同座谈,双方围绕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趋势及其与医疗融合路径,展开深入交流。
  延大附院党委书记白茫茫对徐昌东一行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延大附院的基本情况。他说,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创建于1950年4月11日,是在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于西北局旧址筹建的一所传承红色基因的老区医院。经过70多年的发展,目前发展为一所综合性的三级甲等医院。目前有主院区和副院区,主院区是北关街的延大附院,副院区为东关心脑血管医院,还有正在建设的妇女儿童医院及口腔医院,以及几所非直属的综合性医院。
  徐昌东首先介绍了低空经济及其重要意义,结合自己在低空经济领域多年的深耕经验,就低空经济如何与医疗融合,发表了深刻独到的见解。他表示,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目前正式进入了国家发展的快车道。未来,国家的养老方式将转入居家养老,那么就可以以医院作为医疗控制终端,使用无人机,通过低空将药品送到小区住户所在的社区,由社区工作人员或机器人再将药品及医疗器械送入住户家中。所以,低空经济对医疗,尤其对医疗器械的传输、血液及药品的运输以及病人的急救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他希望延大附院可以发扬延安的红色基因,成为陕北地区低空经济的先行者与践行者,更好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延大附院副院长郑军围绕未来医院在无人机使用方面的审批、运输、技术及用人方面的一些问题向徐昌东进行请教,徐昌东一一进行了解答。
  徐昌东表示:“延安具有红色基因,传承了白求恩精神,延安要为国家在低空经济的医疗方面起到率先作用,要和立体物业结合起来,将医疗手段和措施,通过社区终端,最终送达家庭,为老人纾困,使其子女在外放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