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静 通讯员 刘旭)“刚出炉的烤红薯,甜到心里头。甘谷驿的红薯,吃一口就忘不掉。”10月18日,市区凤凰广场上,空气中弥漫着烤红薯的香气,宝塔区甘谷驿镇苏家沟村红薯种植户郭帅的吆喝声刚落,冒着热气的烤红薯摊前便排起长队。当日,甘谷驿镇第九届红薯节暨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战略升级大会在此启幕。秋雨挡不住市民的热情,歌舞、唢呐、陕北说书等节目轮番上演,知识抢答、趣味评选等互动环节,让现场成了丰收的“甜蜜海洋”。
作为活动“主角”,甘谷驿红薯自带“天赋”:延河流域的黄绵土、沙绵土的透气性和滤水性强,加上充足日照与昼夜温差,孕育出软糯香甜的独特口感。“我们家每年都囤甘谷驿红薯,蒸着吃、烤着吃,怎么做都好吃。”市民董艳艳捧着刚刚出炉的烤红薯笑着说。
今年的甘谷驿红薯节首次推出红薯专属IP形象“小甘甘”“小红妹”,并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让“甘谷驿红薯”火出圈,更评出“薯你大”“薯你美”“薯你潮”趣味奖项,让小红薯“颜值实力双在线”,品牌活力再升级。
“ 小红薯”能成“大产业”,离不开种植户的实干。史家沟村高维珍是本届“销售先锋”之一,15年的种薯路让她从几亩地变成40亩地的种植大户。“今年种的‘白玉’品种,每公斤10元,城区内免费送货,外地快递包邮,老客户带新客户,山东、广东、西安等大城市的订单都来了。”她信心满满地说,“今年预计能收入20万元,明年再撸起袖子加油干。”罗家湾村的罗维阳同样干劲十足,3年从5亩扩种到22亩,今年亩产2000公斤,预计收入15万元。“这红薯就是‘金疙瘩’。”罗维阳高兴地说。
近年来,在宝塔区委、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甘谷驿镇“硬件”“软件”双提升——建成高标准农田、配套灌溉和保鲜存储库,推广高起垄、黑白膜覆盖、增密度、平插栽、滴灌带等实用技术;增施农家肥改良土壤,近3年累计补贴复合、生物菌肥及专用地膜1000多吨。在系列品控“组合拳”下,红薯品质节节高,最高亩产突破2500公斤,亩均效益超2万元。
镇长白志成表示,甘谷驿镇将持续深耕甘谷驿红薯产业,通过“引进来”良种技术、“走出去”拓市场,破解种植规模瓶颈;举办区域公用品牌升级发布会,提升品牌知名度;以委托加工、冠名贴牌等方式补齐产业链短板,丰富“甘谷驿红薯+”多元业态,让甘谷驿红薯真正成为富民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