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5日
凝心聚力担使命 砥砺奋进新征程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延安引起热烈反响
  记者 方大燕 郝栋 白雪 李星棋 王静 秦政旺 通讯员 杨耀武 朱志元 郝莉萍 刘贝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科学擘画了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明确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提供了根本遵循。
  全会精神传遍革命圣地延安,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践行延安精神紧密结合,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延安实践中勇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
  “全会提出‘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延安中学校长郭博在学习全会精神时深有感触。他表示,学校将进一步统一思想和行动,将全会精神深度融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高质高效谋划“十五五”时期学校发展,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进一步做大做强延安中学创新部,做优做靓钱学森圣地英才班,扎实推进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努力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的新质人才,用心用情用力办好延安人民满意的学校,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作出新的贡献。
  全会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安塞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鲁新国表示,安塞区将以“千万工程”为重要指引,聚焦山地苹果、设施蔬菜、畜牧养殖、小杂粮等特色产业,推动产业向智慧农业、订单农业、精深加工转型升级,让更多产业增值收益留在农村、惠及农民。同时,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以实干实效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力量。
  “全会对‘十四五’时期成就的总结令人振奋,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是引领基层发展的行动纲领,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志丹县永宁镇党委书记王仪荣表示,将深学细悟全会精神,把顶层设计转化为强镇兴村的具体实践,以“一线指挥员”的担当续写发展新篇。一是聚焦思想引领,把全会精神纳入党委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宣讲、基层宣讲员深入村组,让“坚持人民至上”“坚持新发展理念”等重要原则深入人心;二是聚焦高质量发展,立足永宁镇生态优势,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赋能”之路;三是聚焦民生福祉,借鉴“千万工程”经验,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产业格局,推进苹果产业“产、管、销”一体化发展,推广“庭院经济”,持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稳步提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村集体经济收入,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贡献永宁力量。
  “全会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为我们基层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凝聚了干劲。”宝塔区姚店镇党委书记胡小文表示,近年来,姚店镇通过“党建引领、项目带动、产业提质、富民强镇”的工作思路,已实现农业基础不断夯实、产业布局持续优化、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乡村“颜值”与“内涵”同步提升。“十五五”时期,姚店镇将深入贯彻落实全会部署,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核心作用,聚焦产业融合发展主线,重点推动老果园改造、小杂粮种植等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扎实推进集镇改造、农村道路硬化等民生工程落地见效;健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以务实举措朝着“产业更强、乡村更美、群众更富”的目标稳步迈进。
  “全会提出,要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这极大地增强了我们扎根基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决心。”宝塔区河庄坪镇赵家岸村党支部书记王年军说。赵家岸村依托红色资源和乡土文化,培育形成了现代设施农业与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体系,民宿经济、农耕体验项目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王年军表示,下一步,村里将持续做强特色产业品牌,延伸产业链条,同时完善村规民约、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探索具有赵家岸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径,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