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前勋章镌刻峥嵘,口中讲述传递赤诚。2023年度“陕西好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呼荣碧,将毕生的军旅烙印与红色信仰,化为500余场深情讲述。他以赤子之心,让10万听众触摸到历史的脉搏,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薪火相传。
“ 待敌人冲到八九米、十几米,最近的距离,我们才一齐开火……上来一批,就打掉一批!”
在延川县的一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一堂特殊的课程正在上演。年过八旬的战斗英雄呼荣碧,正向延远中学的孩子们讲述亲历的战斗。当故事讲到最激烈的关头,真实的细节与无畏的精神,让同学们眼中闪烁着震撼与崇敬的光芒,不时发出阵阵惊叹。
老人胸前满载的勋章,无声地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1942年,呼荣碧出生于延川县贾家坪镇折家洼村。1958年,16岁的他投身军旅,在西藏军营服役的21载春秋中,有整整11年是在战火中度过的。他在枪林弹雨中成长,在查库夜战中荣立一等战功,在藏北巴江平叛战斗中两立三等功,多次获评“五好战士”、军区战斗标兵与管理标兵。整个军旅生涯,他共荣获11次部队嘉奖。
“我的青春全部奉献给了西藏,奉献给了军营。”回首往事,呼荣碧深情地说,“转业时,我是含着热泪脱下军装的。想到牺牲的战友,我能活着回来,就有义务、有责任把这段历史告诉下一代。”
脱下的是军装,不改的是初心。1978年转业后,呼荣碧主动兼任红色义务宣讲员,足迹遍布机关、学校、社区、企业和部队。2015年退休后,他初心弥坚,自掏腰包3万多元,将自家的平房和窑洞改造成延川县首个民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把自己多年收集的珍贵书籍、历史图片和实物文物无偿展出。
走进基地教室,“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十六个大字赫然醒目。其下方整整一面墙,详细记录着呼荣碧20余年军旅生涯中亲历的战斗故事。地上陈列的展柜里,那些用生命与鲜血换来的勋章与荣誉,静静安放,带给每一位参观者直击心灵的震撼。
每一次宣讲,呼荣碧总是庄重地佩戴好所有勋章。他声情并茂的讲述,让尘封的历史变得可感可触,让崇高的红色精神冒着“热气”、接着“地气”,深深植入每个人的心田。
“这个基地面向全社会,是无偿服务的。”呼荣碧承诺,“只要有邀请,我立即出发。无论人多人少、单位大小、天气好坏,我都坚持到场,用同一个标准,尽我所能讲好每一段历史。”
自基地创办以来,他累计开展宣讲500余场,受教育群众超过10万人次。在延川这片英雄的热土上,呼荣碧用数十年的坚守与奉献,生动诠释了一名老兵深沉的家国情怀与铁肩担当。
呼荣碧表示:“趁着我身体还好,我一定要继续讲下去。给孩子们讲革命的故事,让他们知道今天的幸福从哪里来,从而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我们的国家。这是我力所能及,也必须尽到的一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