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8日
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的研究探讨
郑嘉真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是一部众多革命先辈矢志不渝、舍生忘死,为争取民族解放、推动国家繁荣昌盛、增进民众福祉而持续奋斗的历史,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党史学习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着眼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但是党史学习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项长期系统性工程,因此建立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针对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展开深入的研究探讨,并提出具体的可行性路径,以期为提升党史学习教育质量和效果提供参考。
  一、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
  在建立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过程中,一些党员干部没有充分认识到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存在敷衍了事、思想觉悟有待提高的问题,对党史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且形式主义仍然存在,致使党史学习教育效果不佳。因此,建立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必须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充分认识到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性。
  《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具有很强的政治性、规范性和指导性,为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有利于在全党形成党史学习教育的长效机制。因此,应深刻把握该条例要求,以专题党课等方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提高他们学习党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与此同时,也可完善对党员干部的评价激励制度,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取得优秀成绩的个人或集体提供奖励,在全党范围内进行广泛宣传和表彰,激发更多党员干部对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方式方法
  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方式方法也是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的一个重要实践路径。党史学习教育往往以集中授课、专题讲座等单一形式展开,学习效果不佳。《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中指出,党员应根据自身实际,创新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与形式系统学习党史知识,如阅读党史相关方面的作品、实地参观党史博物馆等;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需将党史纳入常态化学习框架,发挥示范作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等党史学习教育主阵地,需不断探索创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
  为有效提高党史学习教育的感染力,推进常态化长效化机制,还应利用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渠道,将党史有机融入到学校教材与课堂教学中去,真正实现党史教育入脑入心。深度挖掘红色资源,创新教育方式,将课堂设在红色革命教育基地,通过实地参观革命旧址、党史馆等地,以情景教学的方式增强历史代入感,借助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媒体平台优势,以微博、抖音、微信等网络平台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矩阵,有效提升党史学习教育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吸引力与感染力。此外,依托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还可为广大党员干部构建沉浸式的党史学习场景,提升他们的体验感。
  三、建设高素质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队伍
  党校是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主要阵地,一支政治立场坚定、教学能力过硬的党校教师队伍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的重要保障。因此,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必须加强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可根据《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的规定,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原则,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队伍,提高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能力和政治素养。
  具体而言,应提高对党校教师的培训力度,构建长效完善的党史学习教育及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机制,定期组织教师参与岗位培训和教学交流研讨会,引导教育工作者在党校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做到在公共言论空间严守政治纪律与学术规范,在公开表达环节始终维护党的形象。尤其是在涉及重大党史理论问题的阐释时,必须确保观点输出符合党的理论体系,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和中央的权威。同时,要为教师提供一个定期交流学习实践的平台,鼓励教师积极进行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其教学能力和党性修养。此外,还可大力培养优秀党史人才,特别是加大对青年人才的培养,为党校教师队伍注入新的活力,培养一批有影响的党史专家和党史宣讲人才,为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重要保障。
  如今,正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建立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有利于全党全社会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凝聚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磅礴力量,推动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伟业。通过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方式方法以及建设高素质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队伍等实践路径,可以有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但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新时代应不断加强对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的探索,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质量和效果不断提升。(作者单位:中共莆田市秀屿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