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09日
走进自然 留住秋天
    ▲ 学生乘坐小火车穿梭于田园之间    刘采羽 摄
    ◀ 学生观看实践成果    曹娟 摄
    树叶手环 刘江 摄

  记者 樊江江
  秋的脚步悄然离去,冬的寒意尚未蔓延。我市各学校的莘莘学子以独特的方式,与大自然开启了一场充满诗意与活力的共舞。这不仅是一次与秋天的温柔告别,更是一场对成长、收获与生命律动的深刻体悟。
  收集树叶,编织手环
  为了让学生亲身感受秋天的魅力,将课堂知识与自然生活深度融合,前些天,志丹县红星小学三年级(8)班的语文老师刘江带领同学们走出教室,开展了一场以“走进秋天,树叶手环”为主题的语文特色实践活动。
  刘江介绍,三年级语文课本的第二单元学习的都是与秋天相关的课文,为了引导孩子们诵读与秋天有关的经典作品,她没有将教学局限于课本,而是鼓励学生们:“走,我们一起去校园里,把秋天‘找’出来!”
  在刘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兴奋地涌入校园的各个角落。他们仔细观察各种树叶,小心翼翼地收集起自己最心仪的“秋日信物”。刘老师在一旁耐心讲解不同树木的特点,并引导孩子们用“金灿灿”“火红火红”“像一把小扇子”等词语描述自己的发现,将语文课中的观察与表达融入其中。
  随后,活动进入了最激动人心的环节——制作树叶手环。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发挥想象,用细绳、胶带等工具,将树叶串联并粘贴起来。不一会儿,一个个独一无二、充满童趣的树叶手环便在孩子们手中诞生了。他们自豪地向老师和同学展示着自己的作品,并请老师拍照留念。
  刘江表示,语文学习不只是在教室里读和写,更在于对生活的感知和创造。这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亲手触摸了秋天,理解了“落叶”“收获”等词语的真正含义,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她希望用这样生动的方式,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热爱自然、热爱语文的种子。
   趣游田园,滋润童心
  为传承红色基因、感悟农耕文化,近日,延安育英中学附属小学一年级全体师生前往富县直罗镇,开展了一场以“趣游田园识农耕,红色传承润童心”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活动在庄严而活泼的开营仪式中拉开帷幕。广场上,工作人员为每位学生分发了一面小红旗,当《歌唱祖国》的旋律响起,全体师生共同合唱,手中挥舞的红旗汇成一片红色的海洋,激昂的歌声在广场上空回荡,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爱国热情与对活动的期待。
  乘坐“陆地小火车”,是同学们的第一段探索之旅。小火车穿梭于田园之间,当驶过一片片金黄的水稻种植区时,随车讲解员用生动有趣的“水稻宝宝的成长日记”故事,为孩子们讲解了水稻从种子到米饭的完整生命历程。
  在手工体验室,孩子们体验制作传统荷包。手工老师首先讲解了荷包所承载的祝福与文化意义,随后,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拿起针线,从裁剪、缝合到填充、封口,将一块块普通的布料一步步变成充满个人特色的荷包。在分享环节,孩子们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诉说着想把荷包送给爸爸妈妈或好朋友的心愿,现场温情满满。
  下午的活动高潮迭起。在指定的稻田创作区,各小组同学通力合作,开始“稻田画”创作。孩子们有的负责摆放,有的负责调整,有的担任“总指挥”,忙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一幅幅充满童趣的“小鸭子”“向日葵”等图案便在稻田中清晰呈现。
  活动最后,师生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富县直罗镇。一路上,大家一边欣赏自己的创作成果,一边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一天的收获。
  该校一年级组长王芳芳表示,此次活动将红色教育、农耕文化、手工传承与团队协作融为一体,让孩子们不仅观察了秋天的丰收图景,用双手体验了创造的快乐,更用心传承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为他们的成长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留住秋天,记录成长
  前不久,子长市东风小学以秋季为主题,分年级组织孩子们走进自然、感受秋季,在亲身参与中捕捉秋天的诗意与美好。
  活动中,一年级的萌娃化身“小小寻宝家”,在校园内外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落叶寻踪”活动。他们捡起一片片被秋风染成金黄或火红的落叶,通过拼贴、绘画等方式,将树叶变成了可爱的小动物、美丽的花束等。二年级的同学们则执起画笔,充当“秋天的小画家”。他们仔细观察身边的景色,将所见、所感一笔一画地留在纸上。三年级的同学们走进田间,体验了一场真实的“小小农夫”丰收课。他们手拿小镰刀,提着竹篮,开始收割稻穗、采摘果实。他们不仅感受到了秋天作为收获季节的喜悦,更深刻理解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劳动价值… …
  随后,学校将各年级的落叶手工作品、秋景绘画、劳动摄影等实践成果进行集中展示,吸引了众多师生驻足观看。
  该校副校长张伟表示,希望通过这类实践课程,引导孩子们用心观察世界,用双手创造美好,在劳动与艺术中滋养心灵、塑造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