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脱贫攻坚进行时
志丹县:191户681名贫困人口年底实现脱贫
  截至目前,全县56个贫困村已退出35个,建档立卡户1291户3233人(其中在册贫困户289户848人),今年计划将有劳动能力的191户681人全部退出、剩余的21个贫困村一次性出列……关于脱贫攻坚,人们听到的多是“硬仗”“持久战”“硬骨头”等描述,面对这场难打的“战役”,志丹县却用这样一组数据,交出了脱贫攻坚工作漂亮的“成绩单”。
  把控“制高点”,高站位促脱贫
  3月26日,全市脱贫攻坚誓师动员视频会召开,会上,志丹县委书记李建强,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志生语气坚定地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县人民立下“军令状”,“全面完成191户681人贫困人口脱贫,21个贫困村退出任务,确保贫困人口错退率、漏评率控制在2%以内,综合贫困发生率控制在3%以内,群众满意度高于90%……如若完不成任务,我将引咎辞职。”
  中省市交办和县上自查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涉及志丹94个,对于这些问题,该县主动认领,深入自查,四套班子领导多次深入基层查看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各县级领导、扶贫干部也纷纷走村入户、寻根剖源、解决问题。截至目前,该县在长效产业培育、村集体经济建设、基础设施水路工程和“两房”建设等方面建立了长效机制,涉及的问题已全面整改完成。
   找准“发力点”,好点子促脱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变“输血”为“造血”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志丹坚持把扶贫产业放在全县产业规划中来统筹,把产业技能放在稳定远期增收中来提升,把产业扶持放在各类扶贫举措中来倾斜,把产业培育放在因户因人施策中来推进,通过抓返乡创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互助资金,引导社会扶贫,以最精准的落实举措撬动脱贫攻坚,以最强劲的发展活力牵引脱贫攻坚。
  针对“缺资金、缺技术、缺管理、缺劳力”等限制贫困户发展产业的问题,该县确定了“梯田苹果川道菜、特色产业全覆盖”的产业格局,着力把“六养”(养土鸡、养土猪、养湖羊、养肉驴、养中蜂、养蘑菇)作为短线产业,把“四种”(种杂粮、种黄芪、种牡丹、种芍药)作为中线产业,把山地苹果、川道棚栽作为长线产业,建立了“一项产业、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精心打造了16条苹果产业带、3个棚栽业示范区、46个规模化养殖场,辐射带动全县56个贫困村、715个贫困产业户建起了增收产业。目前,该县739户建档立卡户发展山地苹果5492亩,165户发展棚栽、葡萄、核桃、黄芪等特色种植969.2亩,284户发展土猪、肉驴、湖羊、中蜂等特色养殖3720头(只、箱)。
  构建“支撑点”,真保障促脱贫
  今年以来,该县足额列支扶贫资金7800万元,争取中省市资金2855万元;向3家金融机构注入信贷担保基金1000万元,以1∶5的比例进行放大,投放精准扶贫小额贷款2040.3万元,获贷率位列全市第一;动员县信用联社、县农行开展“双基联动”“评级授信”行动,授信1483户1.4亿元,投放惠农贷款1.34亿元;吸纳社会各类资金1514万元;为全县1291户建档立卡户购买“助农保”,承保农业生产、意外伤残、重大疾病和家庭财产等方面损失,累计赔付13.5万元。通过最大限度撬动整合各类资金,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支撑。
  “顺境逆境看襟度,大事难事看担当”。该县落实了12名县级领导包抓12个镇办,30名县级领导包抓56个贫困村,要求所有包抓领导对对象认定、包扶方案、产业认定、资金兑现、收入核查进行“五笔会签”。将10名优秀干部充实到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整合“八办两组”工作人员在指挥部集中办公,对政策落实工作进行统一指导、统一调度、统一兑现。配强“四支队伍”,抽调661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建档立卡户,选任驻村工作队长,全面强化日常管理。配强村“两委”班子,按照“八个一”要求(选好一个班子、做好一个规划、建好一项产业、定好一项制度、树好一个形象、抓好一个集体经济、制好一个村规民约、打好一个脱贫硬仗)加强村班子建设,全县109个村,新调整支部书记64人、新调整村主任8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