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直罗贡米”包装升值记
通讯员 徐彩玲 本报记者 李江峰
  “原来每斤大米卖2.5元左右,现在通过成立合作社,统一管理,筛选后包装,分级销售,每斤最低卖到了5元,收入增加了许多。”富县张家湾川庄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庆军高兴地告诉记者。
  富县种植水稻历史悠久,品质优良,以前大多是零星种植,除了自己食用外,只有少量的一部分农户自行销售,没有形成规模,收入微薄。2012年以来,富县农业局把恢复水稻种植、扩大种植面积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重点在直罗镇、张家湾镇恢复、新建水稻田近万亩,同时成立专业合作社,通过水稻后整理,增加农民收入。
  富县张家湾川庄水稻专业合作社2016年9月成立,现有社员37户,其中贫困户32户,今年种植水稻3000亩。该合作社实行统一免费耕作、育秧、插秧、施肥,提供技术服务,收割价格低于市场价格,创新稻田养鸭试验,鸭子吃稻田里的害虫,粪便是水稻最佳的肥料,绿色循环。特别是市委提出农副产品后整理以来,该合作社去年注册了“鄜州西川”商标,生产富硒大米,通过筛选、包装、分级销售,价格明显提高。张庆军告诉记者,去年他家种植了10亩水稻,纯收入3万元,今年面积扩大到30亩,目前根据生长情况,预计收入在10万元左右。
  直罗镇胡家坡田园综合体,是去年开始打造的新型实体,集水稻种植、旅游观光为一体。负责人赵玉亮告诉记者,去年8月,成立了小江南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83户,其中贫困户7户,水稻总面积达到了1000亩,从耕作到收割,全程统一管理,目前已与浙江、西安、延安等地的客商签订了收购协议。合作社通过水稻后整理,提高销售价格,目前订购的每斤价格最低6元,农民的收入明显增加。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500亩玉米最多收入20万元,种同样面积的水稻收入近50万元。
  富县农业局紧紧抓住水稻种植的优势,大力发展水稻产业,以合作社为载体,实施全程统一管理,以水稻产业为依托,发展全域旅游,以农产品后整理为抓手,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使“直罗贡米”这一品牌更加响亮,成为农民增收新的途径,为脱贫攻坚提供产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