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细数麻洞川的“幸福事儿”
通讯员 刘淑荣 李香香 本报记者 张吉祥
  文艺演出、展示农民艺术品、品尝特色农家美食,还有油馍馍比赛、农民趣味运动会……前不久,宝塔区麻洞川乡举办了“弘扬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庆丰收”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
  在活动现场,参赛选手龙争虎斗,助威的队友呐喊,欢声笑语,在现场激荡。而那些获得致富能手、脱贫之星、扶贫先锋的,受到表彰的先进,更是满脸笑容,满脸自豪。对于麻洞川的干部群众来说,这是今年以来的又一件“幸福事儿”。
  “展示麻洞川乡广大群众的文化底蕴、道德素养和积极拼搏的崭新风貌,激发全乡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坚定向更美好生活奋斗的决心和信心。这个文化艺术节有意义。”有人笑着说。
  其实,2018年,麻洞川的“幸福事儿”还有不少。记者粗略进行了梳理。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按照“17321”党建工作法,践行“全程代理零距离”服务活动,实现了“群众动嘴,干部跑腿”,落实“周一”领导大接访制度,变群众上访为“下访”等,辖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严格贯彻落实“三项机制”,激发乡村两级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助推全乡追赶超越。
  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对照脱贫退出“1331”标准和贫困退出“577”标准,通过分类制定帮扶措施,因户施策、因人定法,以“有劳动能力户产业全覆盖,无劳动能力户就业全覆盖”为主轴线。同时,加强各类技能培训,充分调动各方面帮扶工作力量,帮扶单位区房屋征收局修建桃园集中养殖小区、新建村活动阵地、硬化村级巷道等。
  围绕“一心、一带、四大节点、九大基地”的产业布局总体规划,以产业兴旺为重点,以“庭院有养殖、山上有果园、川道有大棚、外出有务工”的“四有产业格局”为思路,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深入推进“一村一品”发展模式,不断加大现代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
  按照“四结合一带头两参与一满意”的工作思路,以“三线四点一全面”为抓手,全乡完成坡屋顶改造156间,硬化道路5.7公里,整治村民院落301处。以栽植杨树、云杉、樱花等树种为主,以种植菊花、百日草、连翘等花卉为辅,绿化美化乡村道路26公里、村民院落312户、山体坡面110亩。
  聚焦“为民幸福十件实事”,民生工程不断完善。实施了曲里至张漫沟果树生产道路和西村的通村道路硬化,村级互助幸福院及日间照料中心达到全覆盖;通过对姚麻路进行栽植乡土树种,打造了一条16公里的高标准绿色长廊;精选格桑花、菊花、水红花等花种,对延壶旅游专线道路两侧进行美化,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旅游环境。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麻洞川“幸福事儿”不仅仅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