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杨启卫:不爱红装爱戎装 “迷彩书记”为民忙
本报记者 马政 通讯员 冯炳文 田硕
杨启卫(左)在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
  1983年出生的杨启卫是吴起县白豹镇林业站的一名女干部,2015年被下派到白豹镇白豹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上任伊始,杨启卫没有带过多的行装,但在自己的心里装了三个问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如何能得到改善?群众增收致富产业如何能得到快速发展?村子里的矛盾问题如何得到有效化解?带着这三个问题,杨启卫深入田间地头、村舍院落,了解村情民意。不爱红装爱戎装的她,总是穿着一身迷彩服四处奔波,杨启卫因此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迷彩书记”。
   发展产业
  破解村民增收难题

  白豹村位于吴起县城南45公里,由于该村产业少、生产技术落后、生产生活道路差、信息闭塞,经济发展一直固步不前。怎样才能让老百姓“稳得住,有钱花,有活干”,是摆在杨启卫面前的首要问题。在与村干部谋划全村发展大计,制定出村级三年规划方案后,她主动放弃周末、节假日,与村民奋战在生产一线。
  盛夏的白豹村,太阳毒辣无比,村里静悄悄的,只有树上的知了还时不时发出些许响声。杨启卫没有像别人一样找个地方避暑,而是身着迷彩服背着大大的水壶和沉甸甸的背包,步行在乡村的路上,她心里还惦记着正在建设中的大棚,上午刚刚安装好的水泵、滴灌是否能正常工作,她急需与村干部一起去查看大棚供水情况……
  在大棚建设中,杨启卫起早贪黑和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主动帮村民下草帘子、搬秸秆、抱砖铺路、跪地栽苗,无数次被割伤手、划破脸。在苹果园建设中,杨启卫为了让村民提前完成任务,常常拿出自己的钱给村民买午饭,村民都夸她是个热心肠、实在娃。
  在她的积极带动下,白豹村实现了蔬菜大棚、山地苹果、生猪养殖和陕北小杂粮等产业互补、种养结合、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破解了本地农民增收难题。全村新修大棚40座,每棚年收入达到8万元;从上级部门积极争取水利资金200多万元,为果农大户设立果园浇灌管网2处6千米,解决了苹果的灌溉难题,累计发展果园1500亩,让山地苹果成为白豹村持续增收的致富产业。
   心系百姓愿做
  “群众的小棉袄”

  人常说:“女儿是家里的小棉袄”,而杨启卫就是“群众的小棉袄”。作为第一书记,她不但关心村民脱贫致富的事,还常常为村民排忧解难,关心群众生活。
  今年4月1日深夜,村民李兴军家不慎失火,杨启卫第一个赶到现场,组织村民灭火,将损失降到了最低,李兴军热泪盈眶地连声夸赞:“杨书记,你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等她救完火返回到村委会已是凌晨2点。第二天一早,她又向民政部门申请救助,帮助李兴军重建房屋。
  端午节当天,村里下起了暴雨,村民谢金华打电话给杨启卫,说自己家里进水了,她第一时间和村主任马生春联系,前去查看灾情。由于村道崎岖泥泞,杨启卫鞋上沾满了泥土,行走十分缓慢,急性子的她索性把鞋脱了,赤脚加速前进。村道上的石头擦破了她的脚,硬物插进趾甲缝里,但杨启卫没有顾得上停下脚步歇一歇,忍着痛一瘸一拐地走到村民家,一起帮谢金华清理完屋子里的水,临走时,她再三叮嘱谢金华,不要住危房了,快搬进村上的临时帐篷里。忙完后,她去医院看脚,医生叹气道:“这娃娃工作也太认真了,脚趾甲里的硬物插得太深,现在没法取出,只能去县上的医院看了。”
  驻村一年来,杨启卫始终把村上每一件事都当做自己的事去做,多次自掏腰包帮助困难群众,并向民政部门申请临时救助款2万元帮助20户困难村民。同时,她带动全村84名党员积极帮助71户贫困户,累计金额达2.5万元,先后带去猪仔、鸡苗等200余只。去年春节期间,她又和村两委会班子上门慰问老党员及70岁以上的老人200位,送去面粉200袋。
  第一书记杨启卫心系百姓的事迹在白豹村口口相传,人人都夸她是政府派来的好干部,为民办实事的好书记。而在杨启卫心里,做百姓的贴心人,让乡亲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才是她最欣慰的事。
  如今的白豹村,在杨启卫的带动下,一步步好起来了,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着,最关键的是,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他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了。今年,白豹村荣获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她也被吴起县委授予“优秀第一书记”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