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寒风凛冽,屋内喜气洋洋,不时传来一阵阵喜悦的笑声。
2016年12月27日下午,吴起县白豹镇党委书记袁军正在同他包扶的3户精准扶贫户一一细算着一年的收入情况,
扶贫户白治军高兴地说:“袁书记鼓励我发展林下肉鸡养殖,带来了鸡崽、猪崽和慰问金,还帮我修建了一座大棚,打了一口机井。家里现在散养乌骨鸡、芦花鸡、柴鸡有3000多只,每只能卖到100多元,在盛产蛋期日产蛋200余枚,我家人均纯收入达到12815元。”
贫困户张喜利说:“多亏了袁书记帮我联系工作。我现在每月有1500元的稳定收入,加上场户联动、生产水补偿款及生态效益补助等收入,年底我家人均纯收入达到了6981元,袁书记还给我送来了2头猪崽和2000元的慰问金,我们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了!”
……
2016年以来,白豹镇对全镇590户1532人的扶贫户精准施策、精准帮扶,通过场户联动、产业、劳务、生态、兜底救助、教育、医疗、异地移民搬迁等多种扶贫方式增加群众收入,全面实现整体脱贫,并创新实施了“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党建+精准扶贫”“网格化+精准扶贫”及“一联一帮一带”的扶贫举措。2016年12月份通过和贫困户算账对比,该镇产业扶贫户人均收入达到5006元,兜底户人均收入2438元。
在场户联动扶贫上,该镇积极同泰宝牧业公司对接联系,将有意愿加入场户联动的346户1089人纳入到泰宝牧业公司进行产业扶贫,注入资金87.12万元,年底向贫困户返还利润21.78万元,贫困户人均连本带利净增收入1000元。
在产业扶贫上,该镇坚持“长短结合、立足长远、以短养长,实现短期有收入,长期有产业”的脱贫思路,立足自身实际和资源禀赋,助推脱贫。短期通过发展种植业、生猪、家禽养殖、特色养殖以及二三产配套产业等一些短平快的增收项目来主帮扶在家居住、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脱贫。长远主要通过大力发展山地苹果、棚栽业等长期主导产业,实现持续稳定增收,全镇已发展大棚500座,建设山地苹果1.2万亩,水楸子1500亩,让所有贫困户和在家农户达到人均达到2亩山地苹果园,让老百姓近期有收入、能脱贫,长期有产业、能致富。
在生态扶贫上,该镇组织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全镇春秋两季重点部位绿化、荒山荒坡造林等增加劳务收入,春季共安排贫困户参与植树造林42户76人次,累计收入100320元,人均收入1320元,同时鼓励贫困户积极发展家庭林场,每年按要求进行营造补植、抚育管护,验收合格后给予劳务补助和管护费,既能很好地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又能增加贫困户收入,目前全镇贫困户共发展家庭林场2个,吸纳贫困户11户35人。
在兜底救助扶贫上,该镇通过多次反复识别、认定,最终将因病、因残、突发意外事故或年老等丧失劳动能力的130户240人全部纳入到兜底救助扶贫上,即通过在足额计算、兑付其退耕还林、粮食直补、高龄补贴、残疾补助、五保补助等各类政策性补贴收入之外,按照脱贫标准,不足部分报请财政兜底救助补足,解决其脱贫问题。
在教育扶贫上,该镇每年拿出专项资金10万元,建立教育专项基金,开展扶贫助学活动,对贫困户子女实施救助教育,决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上不起学。
“下一阶段,要充分发挥产业扶贫的重要作用,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千方百计让富民产业红火起来,让贫困群众的腰包充盈起来,彻底拔‘穷根’,栽‘富根’,开‘富路’。”袁军信心十足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