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文明城市创建,是提升城市品位、提高百姓福祉的有力抓手。文明牵着民生,创城的每项标准对应着民生的方方面面。城市生活中的很多文明问题都是群众“最后一米”的小事,解决好老百姓居住、出行、办事等各方面的问题,就能让群众跨过这“一米”,拥抱美好生活。(1月12日《人民日报》)
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把改善民生、服务群众作为创建工作重点,着力解决那些关系群众衣食住行的“最后一米”的小事,为群众排忧解难,既抓住了文明城市创建的关键和重点,让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城市居民,增强了人们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保障和改善了民生,彰显了文明城市品位。
跨过“最后一米”有助于擦亮城市文明“底色”。一座城市的文明化程度,既承载着历史的辉煌,也预示着今天的繁荣,更是一座城市文明形象和社会建设的整体体现。把文明城市创建与改善民生融为一体,立足于广大居民和文明城市创建的需要,为群众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不仅为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有效地提升了创建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而且完善了社会公共治理模式,擦亮了城市的文明底色。
跨过“最后一米”有助于提升城市品质。城市是人类共同生活的家园,要使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开展的卓有成效,就必须在提升城市文明品位上下足功夫,从细微和点滴之处做起,解决好那些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最后一米”的小问题,进而引导和激励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到文明创建和社会建设中来。通过广泛的社会参与形成合力,营造齐心共建的良好氛围,让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浸润到城市的每个角落。只有人人都成为文明城市创建的践行者,才能提升文明城市品质,为文明城市创建增光添彩。
跨过“最后一米”有助于成风化人。文明城市是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没有文明的市民,就没有文明的城市,创建工作就无从谈起。因此,把提升城市居民文明素养,帮助群众解决‘最后一米’的小事当做创建工作的大事来做,是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树立民生无小事的观念,多倾听来自“草根”的呼声。只有把改善民生、提升居民文明素养贯穿其中,才能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常抓常新,让创建活动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