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西安铁路局延安机务段计量员张小宁:
“云端”作业也惬意
通讯员 郜军山
张小宁在测量罐内的燃油温度
  大年初一早上,当大家都在为除夕晚上熬夜看春晚而补觉的时候,西安铁路局延安机务段整备车间的燃油计量员张小宁已经独自爬上12米高的立式储油罐顶部,开始一天的燃油计量作业。而今年的春运也将是她的最后一个春运了。
  站在高高的储油罐顶,仿佛伸手就能触摸到蓝天上的云朵,而张小宁也被称为是站在“云端”工作的女燃油计量员。
  1990年,22岁的张小宁来到了延安机务段检修车间,从事机车检修工作,每天都是一身灰、一身油泥,连男人都叫苦的活,她却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一干就是17年。
  2007年,张小宁被调配到整备车间燃油计量岗位。从此,量杯、密度计、温度计成了她亲密的伙伴,由最初的胆怯到习惯了每天独自一个人攀登2米多高的油罐车顶和高达12米的储油罐成了她的必修课。
  在罐顶系好安全带后,张小宁熟练地取出计量器具,打开取样孔,放下取样器,顺利提取出油样,一一测量燃油的温度、密度和高度,并认真做好记录。
  陕北的冬天十分寒冷,当天室外温度已降到零下8℃。站在高高的油罐顶上,冷风迎面扑来,像刀割一样。没过多久,张小宁已被冻得满脸通红。测量戴的耐油手套也被冻得僵硬,手指一弯动手套就容易折断,因此她要尽量在手冻僵的情况下保持一个动作,以保证测量数据的精准。
  除了遇到雨雪大风等恶劣天气外,张小宁每天都要登顶储油罐,提取样品测量罐内燃油的温度、密度和高度,一趟下来需要近1个小时。在延安机务段驻地,这样的储油罐一共有3个,这也意味着张小宁每天同样的工作就要重复三次,她要完成将近3个小时的连续室外作业。
  每次作业结束后,张小宁总是喜欢倚着油罐顶上的防护栏,仰望头顶的蓝天和白云,静静地待上片刻,她说那是她最惬意的时光。
  从地面到罐顶,每架旋梯上一共有44级台阶,经笔者粗略计算,10年来,张小宁一共攀爬了481800级台阶,有144540米,共计量燃油96000吨,填写的台账按高度算有近30米,而在这些数字的背后,折射出的正是她对本职工作的耐心、恒心以及无悔的付出。
  “只有为机车提供合格的燃油,才能保障机车安全运行。”张小宁深知燃油计量工作的重要性,随着电力机车的普及应用,内燃机车的数量在逐步减少,专职燃油计量员也将越来越少。但不论机车种类怎样变化,只要做一天燃油计量员,张小宁都会做好每一天的工作,保证每次测量一点不差、一点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