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风雨无阻送光明
本报记者 程浩楠 通讯员 王璐
  2月8日,农历正月十二,安塞区永丰窑则村村民向国网延安供电公司张思德电力服务队打电话请求支援。放下电话,张思德电力服务队副队长梁雄燕等4人收拾好装备,火速赶往100公里外的永丰窑则村抢修。
  首场春雪使得我市气温骤降,寒风似刀刃般划过脸颊。13点55分,记者跟随梁雄燕一行人坐着一辆印有“你用电,我用心”的黄色电力抢修车驶入国道。“这是我们辖区内地理位置最远、人口最少的一个村子,仅有18户人家,其中9户是留守老人。”赶路途中,梁雄燕向记者介绍着该村的情况。
  在聊天中,记者了解到永丰窑则村里家户虽少,可是分布比较散,最远的两户相隔达30公里。为了保障18家农户的可靠供电,国网延安供电公司为该村安装了两台10千伏变压器,相当于一台10千伏变压器平均仅承担9个客户的供电。
  车渐渐驶离国道,进入了蜿蜒曲折的登山土路。“昨天刚下过雪,估计山路会有积雪。”梁雄燕话音刚落,我们面前已经出现了一个满是积雪的50度斜坡。“一、二、三,加油,好嘞,上去了……”随后的山路,记者跟随大家一起呐喊加油,遇到积雪较厚的地方,就用事先准备好的铁铲在雪路上撒些黄土,大家停停走走终于来到了永丰窑则村。
  到达出现故障的变压器前,梁雄燕一行人便立即开展抢修,很简单的故障,20分钟便处理完了。
  确定送上电后,梁雄燕用皮卡车上的喇叭喊道,“谁家电有嘛哒(问题)?谁家电有嘛哒?”刘中华告诉记者,这是他们自己发明的土办法,用户分布散,留守老人多,通过这样的方式告知村民效率最高。
  “我有,我有。”王大娘气喘吁吁地小跑到皮卡车跟前。“小刘呢?”
  “我在这呢,王大娘,您家电有什么问题?”
  “我家电没有问题,小刘,上个月你来收电费,大娘正好不在,你又给大娘垫付了?我正寻思你们今天肯定来,赶紧告诉大娘电费多少钱?”
  “好嘞,大娘,您上个月是10度,一共5块钱。”
  虽然现在交电费可以通过支付宝、自助缴费机、邮政代收点等多种方式完成,但是张思德服务队17年来依旧坚持服务偏远山区客户,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对象定人、定时上门走收电费,而永丰窑则村则是全村都实行定时上门走收电费。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临走前,梁雄燕一行人再次对永丰窑则村的线路和设备进行了排查。“家家户户都能正常用电,才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梁雄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