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小个子铁虎的38年行医路
通讯员 杨小红
铁虎(右一)为村民上门诊治(资料图片)
  说起刘树峰,黄陵县田庄镇桥沟村不一定有人知道,可提起他的小名“铁虎”,全村老小没有人不知道。作为黄陵县田庄镇桥沟村里唯一的乡村医生,在过去38年的行医路上,他走遍了全村的每家每户,村里的老老少少,都曾接受过他的诊治。
  小诊所的“大方便”
  今年57岁的铁虎当了38年的乡村医生,却从来没有穿过一天白大褂。因为从小患有先天性侏儒症,他的身高不足1米3,但即便是这样,也丝毫没有影响到乡亲们对他的信任和依赖。
  近日,笔者来到黄陵县田庄镇桥沟村,走进只有30平方米的村卫生室。此时,几个村民正排着队让铁虎问诊把脉,铁虎忙得顾不上吃饭,熟练地穿梭在病人与药柜之间。“这段时间天气变化大,老年人、小孩容易犯病,所以特别忙!”铁虎说。
  “你们两口子平时吃盐重不?吃盐太重不好,血压容易高,其实一人全天最好就吃五克盐,就一个啤酒瓶盖那么多,以后吃盐要尽量把量减下来。”铁虎一边给患者刘振生细致地量着血压,一边叮嘱着一些注意事项。
  除了在卫生室看病,上门诊病更是铁虎的家常便饭。这些年,铁虎跑遍了村里的每一条小道,熟悉了每一户村民的身体情况,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小孩,孩子几岁,他心里都一清二楚。现如今,除看病外,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卫生监督协管等也都是他的职责。为了方便给村民看病,两年前,他买了一辆三轮代步车,结束了步行的日子。
  “铁虎看病看得好。谁要看病,只要给他带个话,他很快就到。30多年了,他救下的娃都上大学了。”患者王连英说。
  在村民们眼中,铁虎不仅仅是一个乡村医者,更是乡亲们津津乐道的一个故事。
  小村医的“大仁心”
  1975年,当时的桥沟村缺医少药,群众看病要步行20多里到县城,很不方便。那年,高中毕业的铁虎回到村里,参加了县里办的卫生培训班,学成后回到村里,背起药箱做起了“赤脚医生”,一干就是38年。铁虎坚信,乡村医生是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他要做的就是给乡亲们好好看病。
  桥沟村不大,有500多口人。现在,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村里多数是留守老人。对这些老人,铁虎竭尽全力地照顾,针灸治疗从来不收取费用,每每遇到必须用药治疗的时候,他也总是想方设法让乡亲们少花钱、看好病。铁虎的悉心照顾,让老人们体会到了如同儿女一样的关爱,时间长了,到卫生室找铁虎就成了老人们习惯。铁虎一边帮老人们检查身体,一边陪着老人们说话聊天,俨然成了老人们的心理治疗师。
  说话间,刘福生老人就颤颤悠悠地走进诊室,张口喊道:“铁虎,我觉得胃里又难受得不行了。”铁虎一边安慰着,一边给他吃下一片药。不一会儿,老人就觉得舒服多了,还在诊室门外教大家做起了保健操。
  铁虎悄悄告诉笔者,他刚刚给老人吃下去的只是一片维生素。他说,现在的好多老人其实没有什么病,都是心理作用,年纪越大越像小孩子,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安慰和关爱。
   村民们的共同心愿
  如今,铁虎虽然是村里的医生,但也是一个需要照顾的病人。6年前,他患上了慢性肾衰竭,也是从那时起,他每个月都要去西安的医院看病,每天都要吃药,至今身上还一直插着尿管。尽管如此,他仍然坚守着乡村医生的职责。现在,铁虎80多岁的老母亲一边帮着铁虎打理卫生室,一边照顾着铁虎的身体。一个需要被人照顾的人,却用大把的精力去照顾别人,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也许是乡亲们充满信任的言语和微笑,也许是自己的病痛让他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敬畏。总之,铁虎一直坚守在他的岗位上,从来没有离开过。
  村民们也离不开铁虎大夫,他们在心里默默为他祈祷着,希望他的身体能慢慢好起来。
  铁虎说,近几年,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比过去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他作为一名普通的村医,希望将来能更好地为乡亲服务。38年,一万三千多个日日夜夜,铁虎用自己小小的步伐丈量着乡间每一条小路,也守护着乡亲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