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民向记者介绍自己的核桃加工厂 “农村有能人,有的人想法多但不敢尝试,有的人是既有想法又敢尝试,何建民就属于后者。”黄龙县石堡镇红石崖社区副主任曹宇边开车,边介绍着黄龙惠民薄皮核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何建民。
车子下到沟底,狭窄的川道里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几户农家院落。山坡上,全是被誉为“铁杆庄稼”的核桃园。惠民薄皮核桃专业合作社就坐落在这些核桃园下,距离红石崖社区所在地约一公里。
几经周折加工厂起死回生
从2009年起,红石崖的群众陆续从种玉米转型为发展核桃产业。理念超前的何建民尝试创建了“惠民核桃加工厂”。但由于技术水平的欠缺,加上缺乏经验,几年下来,不仅没盈利,还背了30万的债务。
“2014年,我开始打上退堂鼓了,但红石崖社区主任陈俊峰找到我说,‘老何,我帮你。’”在陈俊峰的鼓励下,他的信心又回来了。当年春天,何建民就将加工厂重新注册为“惠民薄皮核桃专业合作社”,并联系县农业局的技术员来指导生产。资金有短缺,何建民又通过社区帮忙联系了49户民间贷款。之后,何建民把合作社申请为“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并筹措到8万元的扶贫资金。
“我通过借贷,还了一部分债务。与此同时,通过‘支部+合作社+残疾人+精准贫困户’的经营模式,与红石崖、渠佐等村的贫困户签订定向协议,以比市场价低0.3—0.5元的价格帮他们烘干核桃并负责销售,定期组织合作社社员和残疾人家庭成员进行苗木繁育技术指导。”何建民说。
何建民的惠民薄皮核桃专业合作社一直将就业培训和扶贫结合在一起,目前已安置残疾人就业12人,并辐射周边残疾人发展核桃产业22户。2016年,该基地被评为省级“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近日,黄龙县职业中学与合作社在红石崖社区联手成立了农民职业技术学校,主要为合作社培训有关核桃园管理和核桃产品深加工方面的人才。
抱团发展合作社越来越壮大
如今的何建民早已走出了困境,并有了自己的团队,成员都是当地贫困户。与此同时,他还利用“分类定级式”销售模式,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在产品多样性上,何建民开发研制出了椒盐核桃、琥珀核桃、散装果仁等新产品。经过不懈努力,他在河南、湖北、西安等地都有了直销店。在每年一度的糖酒会上,他的产品也颇受市场青睐。
今年,黄龙提出重点做好“三抓一去一促”工作,即:核桃产业抓加工,中蜂产业抓品牌,苹果产业抓规模,玉米产业去产能,做好特色养殖促旅游。在玉米产业去产能中,红石崖社区以何建民的合作社为抓手,以大田蔬菜为辅助,进一步提高社区群众发展核桃产业的信心,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核桃产业链。这样一来,将有更多的核桃种植户加入到合作社抱团发展。何建民说,大家加入到合作社以后,农户只需要负责管理好园子,没有了“有货没商”的担忧,由合作社帮社区打开核桃销路,这样不仅提高了社区群众发展核桃产业的信心,也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核桃产业链。
“加入到合作社很好,不愁销路和价钱,每年的收入都不错。”红石崖村曹建明2010年开始发展核桃产业,现在有20多亩,年收入8万元左右,他们村有200多户核桃种植户。他说,加入合作社管理好果园后,他还可以出去打工,再增加一份收入。
十亩地村村民听说以后可以直接把核桃卖给合作社,也非常高兴。该村地处偏远,客商都不愿意去那里收购,而现在,何建民的合作社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核桃卖不出去。
本报记者 贺卓 通讯员 窦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