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谷嫦瑜
初夏时分,记者一行从甘泉县城出发,到石门镇高家河行政村杨家河村采访。杨家河村是劳山林业局的帮扶村。“这新修的6公里通村柏油路两侧,我们局按照市上联创工作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帮杨家河村栽上了柳树和刺柏,改善村民的人居环境也是脱贫的一方面。”劳山林业局干部王涛一路上向记者介绍着。
车刚停到山上,记者一行就碰见刚刚侍弄完核桃树准备下山回家的村民张高峰,今年已经73岁的张高峰仍然十分精神,当记者讶异于他这个年龄还能上山干农活儿时,张高峰笑着解释:“核桃树好管理,林业局也带着我们去黄龙学习过,平常还有技术专家来地里给我们指导,管这几亩地并不费力。再说我家就在山下,干惯农活儿了,没问题。”随着张高峰的指引,记者看到,不少核桃树已经结了青色的小果实。
“这户的核桃树管理得好,挂果就早,从2013年春季栽下核桃树苗,村里大部分人家的核桃树都挂果了,收益马上就能见到了。”王涛告诉记者,为了帮助杨家河村整体长效脱贫,2013年,劳山林业局利用山上的960亩荒地,自筹资金上百万元,栽植近3万株核桃树苗,平均分给村上116户村民。除了带领大家外出学习管理技术,他们还将核桃基地标准化建园技术要点做成展示牌,竖在地头,方便群众学习管理。
来到山下,经过村民师光胜家时,热情的师光胜和媳妇招呼大家进家里,“我以前在县城揽工,听说劳山林业局给我们无偿提供了核桃树苗,还给我们把树苗全都栽好了,我和妻子就回村来了。按专家教给我们的培训知识,我自己也能把核桃树管理好了,以后的收益肯定一年比一年好,比揽工强。”师光胜告诉记者,这几年大家核桃园里用的化肥、尿素都是劳山林业局提供的,“你说人家帮扶我们都做到这份上了,我们咋能不好好干。”
“‘劳山林业局帮扶工程’几个字,是我们的村民自己写上的,虽然不是特别工整,但代表了大伙的一片感激之情。”在杨家河村的水塔前,高家河村党支部书记张志万向记者讲述了劳山林业局为他们修建水塔,解决全村人畜饮水问题的经过。从修缮一新的党员活动室,到正在平整土地的村民休闲广场,包扶单位的每一次倾心帮助,村民们都记在心里,感谢他们让大伙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林业既是生态建设的主体,也是扶贫开发的主战场。‘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是我们林业局扶贫的新方向。”劳山林业局局长李永东说,从2013年开始帮扶杨家河村,一开始,他们也曾给村上送过猪娃儿,希望可以靠养猪帮助大家脱贫致富,但是经过实践后发现,在杨家河村养猪不是个长效产业。后来,大家集思广益,认为应该结合杨家河村地处林区的实际情况,发挥林业局行业技术优势,发展经济林果业来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同时也兼顾了生态保护和发展。
现在,“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的模式已经得到了杨家河广大村民的认可,劳山林业局下一步将继续结合脱贫攻坚工作,立足行业技术优势,进一步帮助群众发展绿色产业,实现生态改善、农民增收。通过大力发展经济林产业,促进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的良性互动,开发与保护并重,从而改变贫困村的生产生活环境,使贫困村在保住青山绿水的同时,实现产业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