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又是一年端午节
  清晨,被一阵阵清脆的布谷鸟的鸣叫声催醒,推开门的刹那间,一股浓浓的、熟悉的艾草的香味扑鼻而来。门拴上插着一小团艾草,我知道,这是好心的邻居为我送来的祝福和祈愿。
  徜徉在洛河畔上,转而向胜利山拾阶而上,空气格外的新鲜,四处弥漫着芳草和花儿的香味,山野里布谷鸟的鸣叫声依然此起彼伏。早起晨练的人们和三三两两拔艾蒿的人们从山上下来,把对美好的期望全写在脸上。
  “千载悠悠,成习俗,天中端午”。在拔艾蒿的人群里,我的思绪也飞扬起来,一下子仿佛回到了两千多年前。眼前突然闪现出那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的身影,他身佩长剑,头戴高冠帽,久久地行走在汩罗江畔,忽然长叹一声,投入滚滚的激流,演绎了一首荡气回肠,感天动地的悲壮的生命之歌……
  几千年来,人们把端午节当作一个非常隆重的佳节来过,屈原的爱国忧民的情怀和精神,一直鼓舞着众多的中国人。
  端午节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是非常清晰的。小时候,因为生活在僻远贫穷的拐山沟里,从我上学到参加工作之前,我就记得我们家里从来就没有吃过用粽叶包的粽子。但是,那时候过端午节仍然是很隆重很讲究的,那时也并不知道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只知道人们都通常叫“五月端午”,概念里也常常被混淆为“五月单五”。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记得母亲先用五彩丝线拧成一条条好看漂亮的细绳子,用花布缝成一个个小小的香包。第二天,天麻麻亮的时候,母亲就叫醒了父亲和我们姊妹几个,我们跟着父亲上山拔艾蒿。那时,艾蒿遍地都是,我和哥哥姐姐们踏着露水不一会儿就各自拔了一堆抱回家。然后分成一小捆一小捆,给每个窑洞的门框或窗台上放一捆,甚至连不住人的烂窑的窗台上也要放。剩下的,父亲会用空闲时间把它拧成一根根草绳,搭晒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上让晒干,在夏天晚上点燃后驱赶蚊虫。
  端午节这一天,不管家人有多忙,早上的这顿饭都要回来在家里一起吃。其实说是吃早饭但已到了半晌午了。我们围坐在土炕上,母亲先把头一天拧成的五彩花绳系在我们的手腕、脚腕上,大人们都只在手腕上系两根。接下来,母亲就会把早已缝制好的小香囊缝在我们的胳膊腕子上,以求祈福平安!喝黄酒的时候,大人们都用白瓷小盅满满地喝上一盅。母亲则把调和好的黄酒用手指蘸上在我的额头、耳朵、手心、脚心上抹了又抹,意味着一年里不会生病,不被蚊虫叮咬,尤其不被蛇咬。现在想起来,那是大人们一代传一代留下来的美好心愿,希望一家人一年平安健康,无病无邪。那时候,因为没有粽子吃,母亲常会用鸡蛋和面浆糊,加入韭菜炒一大盆子,我们个个吃得狼吞虎咽。后来随着条件不断变化,母亲还曾用软大米、红枣、核桃仁做成镜糕代替粽子吃。
  现在,端午节仍是一个与团聚和感恩紧密相连的节日,本想在这个假期里带上妻子、儿女回老家和父母一块过这个端午节,可是,由于工作的需要,我在单位值班。端午节的第二天是父亲节,我一大早从单位的宿舍醒来,打开微信,儿子在微信语音中为我留下一段话:“爸爸,父亲节快乐!你要爱我和姐姐、妈妈,记得回老家看爷爷、奶奶……”听着儿子稚嫩的语音留言,我的眼睛不由得一阵阵发酸,对老人、妻子、儿女深深的愧疚之情油然而生,我不由地拨通了电话。“工作干好,节日补过,粽子给你留着……”妻子的话让我感动,我在心里默默地祝福全家人健康平安,父母长寿幸福!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端午节过后,天空突然阴沉了起来,不一会便下起了小雨。久旱逢甘霖,堪称及时雨,也许这是上苍告慰英灵的泪雨吧。众所周知,屈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更是一位忧国忧民的政治家。屈子忠魂荡乾坤,离骚天问泽后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屈原一生追求真理,为强国梦的理想而不屈不挠,他渴望国泰民安盛世安康,当他的雄心壮志失去用武之地,遭贬放逐后,他毅然投江而去,彰显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英雄气概和民族气节。
  端午蒲艾粽飘香,屈子精神今古扬。今天,通过端午节,弘扬端午文化,我想最根本的就是要激发每个公民回归到爱国、为民、求真、向善的精神上来。我想,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民族气节,为民情怀,都有强烈的时代责任感,中国梦定能实现。
  又是一年端午佳节。今年的这个节日虽然我未能与家人一起过,但想着这些,我却过得十分充实。而此刻,我正想象着,当我值班结束回到家里的时候,门上别的那束艾草,一定还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