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翻译,如何助力 中国文化走出去?
  “现在国内有一种倾向,似乎只要把中国作家的作品,或者中国的文学作品,翻译成外语,在国外出版就好,甚至在越多的国家出版就越好。然而,这个翻译的水准精不精良,这个作家或这部文学作品在海外究竟有多少读者阅读,有没有产生文化上的影响,人们似乎并不关切。”
  8日,在上海翻译家协会和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再登巴别塔——文学翻译的现状和未来”研讨会上,外国文学领域的资深出版人彭伦对当下翻译出版界的“文化走出去”热潮提出了值得深思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声势浩大,莫言、刘慈欣、曹文轩等中国作家在海外频频获得重磅奖项,也提升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自信。不过,与如潮水般涌来的欧美文学作品、好莱坞大片等相比,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效果依然有限。事实上,不仅在文学领域,戏剧、舞台表演等艺术领域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如何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与会译者和文艺界人士一致提出,翻译,是要首先解决的障碍。
  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涌豪认为,时代需要一批最优秀的译者。这些译者应该追随傅雷、梁实秋、钱钟书、余光中等大家的脚步,既精通外文,又有深厚的国学根底,能在翻译过程中传神地体现出中文的“精纯之美、自在自如”。
  汪涌豪举例说,二十世纪初,美国著名诗人庞德“创造性”地翻译中国古典诗歌和儒家经典,让中国诗在西方着实风靡了一阵。这就是因为,翻译者不仅能在两种语言之间穿行,而且能对两种文化进行自如转化。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无数优秀译者发力,而现实却难以令人乐观。“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工资涨了100倍,文学翻译稿酬只增了5倍。过去,翻译家凭借翻译能过上体面生活。如今,很少人能仅凭翻译过活。”汪涌豪颇为翻译家们打抱不平。
  与会人士呼吁,为繁荣文学翻译事业,首先要严格审核越来越多的翻译公司的资质、提高从业者的准入门槛;其次,中国高校应设立翻译专业,培养一流人才;第三,要提高翻译的稿酬。
  另一方面,当下翻译出版界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认识与做法,也存在不少误区,亟待改变。必须让中国的文学作品、文化产品更好地通过版权贸易和市场推广的方式,真正进入到西方文化之中发生影响。如果只是任由文化走出去的推手按照“国内规则”来运作,文化走出去难免事倍功半。
  在外国文学翻译和出版领域多年深耕的资深出版人彭伦,分享了他亲身经历的“尴尬事”。几个星期前,他与一位旅居新加坡、专门翻译中国文学作品的美国翻译家交流。这位美国译者透露,近来一些中国作家主动邀请他翻译其文学作品,有的人甚至“悬赏”几十万元人民币让他来翻译。
  悬赏巨资让“老美”翻译,反而让老美“一头雾水”,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作品翻译完了,在哪里出版?译文的版权属于谁?你的作品在西方会不会有读者?外国的市场推广谁来负责?”对于这一连串的问题,中国作家回答不出,也并不真正关心,“似乎只要找到一个好的翻译,文化走出去,就已经万事大吉”。
  彭伦建议,中国文化走出去,除了需要翻译界发力,更需要通过好的渠道进入西方社会,抵达西方读者或受众。“中国的文学作品走向世界,翻译只是第一步,只有找到最具实力、有影响力的出版社代理,才能使其真正接触到西方读者,发挥其文化交流的影响,打造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
  新华社记者 孙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