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把“烂摊摊”变成“金窝窝”
——记子长县涧峪岔镇重耳村支部书记刘世仁
  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到满头银发的老人;从曾经的“小刘支书”到如今的“刘老支书”,他一干就是34年。如今,提起子长县涧峪岔镇重耳村的“当家人”,现年64岁的刘世仁,村民会都竖起大拇指称赞说,那是一个办事公道的“讲理人”,一个敢想敢干的“厉害人”,是带领群众致富的引路人。没他,村子就不可能从一个“烂摊摊”发展成如今的“金窝窝”。
  办事公道的“讲理人”
  白于山高,涧峪岔深,距离子长县城50公里的重耳村地处涧峪岔镇。史料记载,晋文公重耳在此流亡避难12年,重耳村因此得名。当时的重耳村山高地薄,干旱少雨,农民广种薄收,水土流失严重。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农民年年巴望着政府的“供应粮”过活。打淤地坝成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耕地的唯一途径。
  1976年,在镇上当了三年教师的刘世仁被村民选为村党支部副书记。当时只有22岁的刘世仁血气方刚,心怀干事创业的激情,他带领着村里30个青壮劳力承担起了水坠坝的工程建设,抽水、铲土、指挥,哪里有苦活儿、重活儿,他总是冲锋在前,手上磨起了血泡,脸上晒出了死皮,“白面书生”没几天就变成了“黑面包公”。
  没日没夜干了5个月后,白家河1号大坝终于建成,为村民增加了200亩良田。他总结出,当村干部,首先要自己勤快,凡事要干在群众前面,才会有人跟着你干。这条经验,他践行了一辈子,也受用了一辈子。
  1999年,退耕还林政策得到我市各县区积极响应,重耳村的村民却在公窑里吵成一片。三弟刘世旺第一次在众人面前和刘世仁红了脸,当了半辈子农民的刘世旺不明白,庄稼地里不种谷子不种麦,却栽树,树能吃?这是要把大伙往沟里引哩。
  刘世仁说,政府一亩地给补160斤粮食,咱风调雨顺的年成里都打不下这么多粮食。万一政府说话不作数怎么办?村民们忧心忡忡。刘世仁拍着大腿说,政府的事情咱说不了,既然大伙都不放心,那我刘世仁先来带着个头。第二天,刘世仁便带着子女和妻子上了山,先后将自家的12亩地都挖坑栽了树。第二年,看到刘世仁如期领到补助粮,大伙的心才终于落了地,乐呵呵地扛着镢头上山栽树。这一年,重耳村退耕还林2000余亩。
  敢想敢干的“厉害人”
  重耳村地处子长北边,和榆林接壤,古往今来,是南来北往商旅的必经之地,人口密集。难道农民就只有地里刨、土里捡才能过活?1983年,被全票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的刘世仁萌生了通过建设商业用房来增加农民收入的想法。
  然而动工修建商业房对当时的重耳村来讲谈何容易,除去每家投入的工时、砖瓦之外,算来算去还有8万多元的资金缺口。刘世仁当机立断,以每孔1000元的价格,将村里80孔窑洞的地基用来招商引资,最终成功吸纳10户外村村民前来投资。
  1992年,是刘世仁记忆中最忙碌的一年,重耳村二道街、三道街正式开始修建。200余间砖窑一次性投建,对当时的陕北农村而言,无疑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大工程,一时间重耳村成为全县关注的焦点。
  当时,刘世仁白天查看砖瓦工砌墙,晚上监工打地基,连大儿子结婚都顾不得张罗。抓阄分房时,村民都说,重耳村人能置出这“家当”,刘书记出了大力,别说是让他挑房,就是再送一套,谁能有意见?刘世仁不但没挑,还将大儿子的分房名额主动让了出去。那些本想为未婚儿女争取分房名额的村民一看,也悄悄打消了念头。
  依靠建成的门面房,重耳村村民们或者搞租赁,或者搞销售、餐饮、旅店,每户每年收入高达4000多元,彻底扔掉了端了几辈子的穷碗。那时,七里八村的姑娘,都以嫁到重耳村为荣。
  在近年来的小城镇建设中,重耳村拆迁房屋320孔(间),投资完成了堰河堤工程、改河工程。同时,在县上的扶持下,在河堤上筹建楼房303间,重耳村人彻底告别了住了几十年的窑洞,过上了楼上楼下的城里人的生活。据统计,重耳村现有居民1060人,流动人口占五分之一,人均年收入达11200元。
  随着年龄的增长,刘世仁的头白了、背驼了,但重耳村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见证着村子的发展,铭记着这位默默付出了34年的老支书。
  本报记者 惠慧 高乐 通讯员 王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