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租头牛 走富路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延川县关庄镇二八甲村村民白风军,靠着从合作社租来的牛走上致富路。
  “一毛钱不用投资,自己种下的玉米、洋芋做饲料,配种、防疫都不用管,这对我们贫困户来说真是件大好事。”在二八甲村的牛棚里,白风军搬起一袋饲料倒进牛槽,看着自家的牛不紧不慢地散步到牛槽前享用“午餐”,他的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白风军的牛是从延川任柯养殖农业专业合作社租回来代养的“夏洛莱”改良品种肉牛,在合作社配种后由贫困户自己养殖,等生了牛犊以后把成牛还回去,牛犊归贫困户所有。
  “养上9到10个月就能下牛犊,合作社还能以市场价回收牛犊,一头牛犊能卖五六千块钱哩!”白风军掰着指头算了一笔账,这笔零风险的“借鸡生蛋”生意让他对以后的日子充满信心。“合作社还给这牛上了保险,牛要是病死了,不光不用我负担,人家还给2000块钱养牛劳务费,养牛没有一点风险。”
  关庄镇副镇长张少阳介绍,合作社通过“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由政府做担保,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自愿提出申请,签订养殖扶贫合作协议,解决一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带领一批50岁左右的贫困养殖户致富,也降低了规模养殖的资金压力和养殖风险,帮助贫困户增收致富。下半年,镇上还准备兴建一批牛棚,带动更多贫困户搞养殖。
  “贫困户的帽子我戴了两年了,该摘了。”白风军打算等过上几个月他的牛产了牛犊,还准备和合作社再续合同,通过租牛过上好日子。
  本报记者 刘小艳 李江峰 通讯员 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