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7年06月19日
王全成的甜蜜脱贫路
●王全成查看蜜蜂采蜜情况
  6月9日,走在宜川县英旺乡党山村的山路上,翠绿的山野间点缀着丛丛山花,随处可以听到蜜蜂的“嗡嗡”声。
  此时,贫困户王全成正戴着养蜂专用的防护帽查看驻村包扶队新发放的蜜蜂采蜜情况,院门前的山坡上架满了一只只新木蜂箱,辛勤的小蜜蜂将静谧的小山坡“闹”得生机勃勃。
  提起养蜂,王全成不但不陌生,甚至还可以算得上一个“土专家”。今年44岁的他已有20多年的养蜂经历,但养了这么多年的蜂,为什么还把自己养成了贫困户呢?说起自己的致贫原因,王全成显得有些无奈。
  他说,去年他出了一起交通肇事,不但自己受了伤,还给别人赔偿了十几万,家里仅有的一点积蓄也花了个精光。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已经发展到将近70箱的蜜蜂,但去年后半年又遭遇连续的阴雨天气,死了差不多50箱。蜜蜂的死对王全成而言不仅是经济上的损失,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打击,看着自己好几年的辛勤付出毁于一旦,绝望的王全成一气之下把空蜂箱都破成柴给烧了。
  今年开春后,不断有老客户打电话向他预购今年的新蜜,看着不断增多的订单,王全成渐渐开始后悔自己去年的鲁莽举动。
  今年5月,英旺乡对贫困户重点实施产业帮扶,要求贫困户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及个人特长、能力申请产业帮扶计划。在与包扶工作队协商后,王全成申请了45箱土蜂养殖,不到两个星期,他申请的45箱蜜蜂便被分发到自己的手中。
  在分发现场,乡包村干部王栋告诉他们:“这些蜜蜂都是我们从黄龙考察后确认的优质中蜂,以每箱500元的价格给大家买回来的,稍后我们还要请那边的养蜂专家专门过来给大家进行技术指导。”
  看着那些新发的蜂箱,王全成高兴地说:“按原来的土方法养蜂,蜂巢里特别容易起虫、受潮,不光产蜜率低,而且一个不小心,一箱蜂就损失掉了。现在有了这些新蜂箱和新技术,原来的那些问题再也不用担心了。”
  按照王全成的计划,现有的70箱蜂,按照每箱800—1000元的利润,后半年少说也有五六万元的收入,不光还了债,还有余额。
  王全成说,他准备和村里一起养蜂的贫困户成立一个合作社,这样大家不光可以交流养蜂技术,还可以相互利用销售信息把蜜卖好。而村里的包扶单位宜川县邮政局更是计划帮助他们注册商标,并在其合作的电子商务中心通过“淘宝”等电商平台销售他们的蜂蜜,使包括王全成在内的贫困户的脱贫路越走越宽,越走越甜蜜。
  通讯员 杨大江本报记者 张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