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地方的山水都有文章。
山水如果与历史、文化结缘,那就是一篇大文章;如果再奢华一点,山水能与宗教相谐,那就更是一篇神秘的大文章。
不过,阅读山水文章,须似山那样的镇定,水那样的从容,须去品,须去悟,方可识得山之性情,水之脾性,方可悟得蕴含于山水之间的一些主旨要义,方可与山水心有灵犀,气脉相通,方可知于山水,融于山水,乐于山水。而且,越是文化蕴含深厚的山水,越吸引你,越诱惑你,越能撩拨你欲亲不得,欲罢不能,神思恍惚,如颠如痴。因为,这样的山水为鸿篇巨制,为历史经典,博大精深,浩瀚无垠,如梵高的画作,如但丁的诗歌,如老庄与苏格拉底的哲学,很难一下子道出个子寅卯丑来。
普陀山就是这样一方山水,就是只有经过天长日久,只有阅尽世间酸甜苦辣,方知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方可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
有道是:“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胜,当推普陀。”这话当然没错。不过,窃以为,就自然形胜而论,西湖有的,普陀山都有;而普陀山有的,西湖却没有。而且,就宗教历史文化而论,其丰赡、其厚重、其华丽、其神秘莫测,西湖不可同日而语了。
普陀山位于钱塘江口,杭州湾以东,舟山群岛海域,四面环海,其宗教文化始于秦,兴于唐,盛于南宋,千峰仰止,万派朝宗,“山当曲处皆藏寺,路欲穷时又逢僧”,四季信众如蚁,昼夜香烟缥缈,人人阿弥陀,户户观世音,为闻名世界的观音菩萨道场,汉传佛教中心,位列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史称“震旦第一佛国”。
隔海眺望,但见蓝天白云与碧海沙滩之间巉岩壁立,怪石嶙峋,其上峰峦起伏,草木竞秀,红墙黛瓦,绿树掩映,海鸥翻飞,云蒸霞蔚。舟楫过海,足点石阶,满目菩提树,清莲送荷香,顿感风清气正,沁入心脾,耳聪目明,身轻如燕。抄古道,惊奇树,抚异石,窥洞幽,听泉淙,攀栏杆,极山顶,近海白浪吻岸,远海白帆摇天,抬头祥云悠悠,俯视莲花朵朵,名刹金碧,古寺辉煌,佛塔耸立,绿树葳蕤,流水卧桥,荷塘游鱼,端的一个琉璃世界,海天佛国。而且,这山望见那山高,那山望见这山奇,一座山一种建筑风格,一座寺院一尊菩萨,一尊菩萨一道禅宗教义,万千神话故事。其中,位于普陀山主峰白华顶灵鹫峰下的普济寺,为观音菩萨主道场,位列数十座寺院之首,也是普陀山建筑最精华的部分,香火最旺盛的所在。不必说色泽苍老的圆通宝殿,高大的观音金身坐像,舟船般的莲花台,菩萨三十二座化身造像,如云的僧侣,惊心的木鱼,千百炷膜拜,万千桩夙愿;不必说寺前的海印池、八角亭、御碑亭、多宝塔和寺后的灵鹫石;也不必说九曲连环的青砖栏杆回廊,五里清流拱桥倒影成圆满的倩影,石板路上造型各异被虔诚打磨得光滑圆润的朵朵莲花;单是那碧绿的罗汉松、高大的银杏树、荫覆树亩的古樟、亚洲罕见的鹅耳枥,似乎也濡染了佛性,氤氲着禅意,令人顿时跃然尘上,六根清净,找到出世的感觉。
别说那些如锦如绣的诗文,如果单把历代达官显贵、文人墨客关于普陀山的楹联收集起来,那将是万千弥足珍贵的书法墨宝,人世间规模最宏大、意境最高远、内涵最深邃的赞美诗;如果把关于普陀山的民间传说诉诸笔端,结集出版,那将是一部精美绝伦的经典。
普陀山对面的洛迦山,山脊的轮廓天造地设,构成巨幅观音菩萨仰面卧像,那就是传说中观音讲经说法的具象所在。望着那浑然天成的神塑,你不得不心旌摇曳,展开想象的翅膀,产生由衷的震撼与敬畏。一千多年前,日本高僧慧锷从山西五台山请得观音圣像,企图运达本国供奉。在宁波下海启程时,平静的大海忽然波涛汹涌,海面出现成百上千朵铁莲花,簇拥船只,不得前行。难道菩萨不愿离开中国去日本?倘若如此,绝不能违拗圣意,须得顺遂圣愿。一念初萌,霎时风平浪静,铁莲花隐退,海船自行漂泊至普陀山下的潮音洞。慧锷踏浪振臂一呼,岸头百姓群起响应,在潮音洞畔紫竹林建了一座“不肯去观音院”。俯视幽幽的潮音洞,聆听海涛拍岸的不绝轰鸣声,我蓦然热血沸腾,感觉到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温馨。地球承载万物,菩萨的心智左右天地,包容宇宙。“不肯去观音院”,这绝对是最能诠释普陀山庄严、神圣和佛教教义的美丽传说,这是冥冥中的神灵对一切悖逆自然和天道、企图扭曲和颠覆佛陀信仰者的愤怒、抗争与昭示。
仰望着菩萨那雍容华贵的身躯、慈祥的面容和智慧的头颅,我不由得想起了人类孩提时代的启蒙导师老子。《史记·老子列传》记载,老子晚年出关,“莫知其所终”。道家中的热心弟子就此创作了一个极具想象力的故事,说老子离开中国后去了印度,设馆讲学,门下有包括释迦牟尼在内的二十九名弟子,佛经教义不过是《道德经》的印度版罢了。关于佛教何时、依靠什么途径传入中国,佛学界迄今争吵不休,尚无定论。但普陀山作为汉唐时期亚洲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枢纽,谢灵运、苏轼、范仲淹、王阳明、黄宗羲、曹雪芹、林则徐、魏源、梁启超、章太炎等等均曾与佛结缘,影响深远,却是不争的事实。
天作之幸,正当我如坠云里雾里、信步由缰、神思妙想之际,一场震撼人心的佛事上演了。
距离普济寺四五里地光熙峰下的法雨寺,为普陀山三大名寺之一,依山取势,殿宇森然。入山门,拾阶升级,沿中轴线上有天王殿,后有玉佛殿,两殿之间是钟鼓楼,其后依次为九龙殿、御碑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方丈殿等,建筑豪迈,气象超凡;山下不远处的“千步金沙”,旷达舒展,海浪游弋,王安石击节长叹:“树色秋擎书,钟声浪答回”。这时候,有二十多名紫袍加身的信客,口呼“南无阿弥陀佛”,一呼一匍匐,且呼且匍匐,且匍匐且上山,一直匍匐至菩萨脚下,跪拜不迭,合掌诵经,其中一位老妪紧闭的眼睛挂着两行晶莹的泪珠。我被这一幕深深打动了。此刻,那位老妪一定感觉终于找到了精神的归宿,一定在向心中的菩萨发出了心灵的倾诉,而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菩萨一定给予了她最大的关怀与灵魂的抚慰啊。难怪孙中山先生说:“佛教乃救世之仁,佛教是哲学之母……国民不可无宗教思想……政以治身,教以治心,相得益彰,并行不悖。”
鲁迅先生曾说:“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他(释迦牟尼)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启示了,真是大哲啊。”依依不舍地离开普陀山,伫立在凌波劈浪的舟头,眺望渐行渐远的圣地,我不禁心头一热,眼前一片模糊。
恍惚间,我分明看见那苍翠欲滴的普陀山,逐渐幻化为观音菩萨具象,裙裾飘拂,仪态万方,冉冉升腾于云端,一手依依杨枝,一手光灿宝瓶,将智慧、吉祥如意洒向大海,洒向人间,洒向芸芸众生……
普陀山,永远说不清、道不完、悟不透的普陀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