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收麦
巴西木
  离麦收时节大概还有半个月,忽然想起儿时收麦的许多场景来。
  陕西关中的麦熟时节大概在端午后,人们称之为“龙口夺食”,可见紧张繁忙的程度。以前没有机械,全靠人力,学校也会在这时放大概两周的假,称为“忙假”。因为老师家的麦子也要收,再说了,小学生回家后也能帮大人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拾个麦穗,拉个搂麦耙,装下车。
  以前收麦时,家里早早就要准备。各样农具都要拾掇得美美的,钗、木锨、簸箕、筛子、蛇皮袋子,牛车上的各项套具,割麦的架镰,磨刃片的油石等等。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在麦熟前把场准备好。场就是打麦场,麦割回来堆放,摊场,碾场,各项主要工作都要在场里开展,所以准备好打麦场尤为重要。
  为了能早早准备好场,家人一般都在场里种些油菜、芥末、大麦啥的,因为这些作物成熟早,能早早收了。收过这些作物之后,就开始准备场了。父亲先把地犁得细细的,农作物的根最好能去掉。地犁细了之后,就是泼场,挑来水,一瓢一瓢地均匀洒开来,让土壤增加粘性。然后套上牛,拉上碌碡,再拖上一捆菜杆儿,为了让碾过的地更平整。几遍下来之后,太阳一晒,光光堂堂的场就好了。
  记得到了收麦的时候,父亲前一天晚上就把刃片磨得快快的,一边磨,一边用大拇指轻轻地在刀刃上刮一刮,如果感到涩涩的,说明磨快了。把刃片装到架镰上。割麦的架镰不同于一般割草的镰刀,把儿特别长,带有一定的弧度,最末端稍大,我老觉着架镰把儿的结构很像一条龙,龙头高高地昂起,向着农人怀里,一搂一搂的麦就割回来了。
  割麦是个苦差事,印象中我只割过一两回,而且都是被大人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大清早,带上些水,脖子上搭条毛巾,戴上草帽,就下地了。割麦时腰半弯,先把稠密的麦子用左手拢到大腿跟前,右手搭镰,镰要落低些,要不麦茬太高。架镰是很锋利的,只听得呲啦啦的声音,麦子就应声倒在左手和大腿之间。这时候,左脚尖一挑,架镰一钩,一捆麦子就放倒在旁边了。再拿起一小把,麦穗对麦穗一拧,做成一条带子,把麦子一捆,一个麦个子就成了。熟练的人这一套动作做起来很有美感,像是丰收的舞蹈。一般情况下,一片地割不完是不收工的。地有大有小,遇上几亩的大片地,要几个人一起,不误工时。可以两人并排,可以相向而行。
  麦子割完了,回家匆匆吃两口饭,就套上牛车,到地里拉麦子。这个活儿比割麦轻省些,所以父亲就把我拉到车上。父亲用铁钗把麦子挑到车上,我负责把它们摆平整,麦穗朝里,麦杆朝外,一直装得铁钗举起来都快够不着了,还要再向里抛上几捆。我看着父亲远远地撑着麦子走来,就像举着一把大伞,更像是展示丰收的旗旌。车装满了,铺平了,父亲从后面抛上来两条绳子,我从前面拉拽,绑上。拽绳的过程最有意思,两人喊着号子,“一二!嗯!一二!嗯!”曾经有一次,我和父亲因为听见不远处地里两口子的号子,笑得绳都松了。那媳妇喊到:“拽喔拽喔一二,拽喔拽喔一二。”现在想起来,那让人快乐的号子仿佛还在耳旁。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装车的,直到后来弟弟大了些,父亲又领着他去,而我又有了别的活计。
  麦垛堆放在场里,下一步就是碾场。先要把麦子连穗带杆均匀地平铺在场里,用麦钩拉,用铁钗挑。如果是牛拉碌碡碾场,就不能铺得太厚。后来用拖拉机或农用三轮车拉碌碡,麦子就一簇簇立在场里,像一排排整齐的士兵。碾场是最热闹的,现在想来,比在影院里看3D电影都带劲。“热火朝天”这个词儿,我估计就是专门为碾麦场景设计的。我家在村子的最北边,出了大门就是全队的场,全队的场一家连着一家,我感觉足有七八个足球场那么大。碾场须得一天最热的时候,麦子都晒好了,一颗颗麦粒儿似乎迫不及待地要跳出来时,拖拉机冒着黑烟,拖着轧路机一样的碌碡,有规则地转着圈,麦子一排排倒下去,阳光底下,洁白锃亮的麦杆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一遍碾完,人们赶忙拿起铁钗,翻场,把麦秸挨遍抖搂抖搂,好让麦粒掉下去。晒一会儿,再碾一遍,就该收场了。
  收场的时候,大人们先把麦秸用铁钗收成一陇陇的长龙,然后拉来肩钗,肩钗足足有两个架子车那么大。前面的五个钗股,每根都有架子车辕那么粗。两个人推着肩钗,让钗尖贴近地面,那一陇陇的麦秸,瞬间堆起来。然后再拿撒钗把零星的麦秸一撒。撒钗是木制的,两米多长的把儿,有弹性,一只手轻轻地握住最尾端,钗尖贴地,有节奏地抖动,麦秸就捞住了。这是个技术活儿,非得大人来干。孩子们在后面拿着推板、扫帚,把麦粒带麦糠推成一堆,这就是运堆。
  忙完这些,太阳就慢慢地落向西山,只等着起风扬场了。扬场是个技术活,非父亲莫属。木锨高高地扬起,麦粒就下雨般落了下来,麦糠就自然地吹到下风处。只要风好,父亲的木锨就不断地向空中抛着优美的弧线,不一会儿,一堆干净的新麦就扬出来了。这之后,母亲就想办法做一些好的饭食。油泼面、漏鱼儿、油馍……现在想来,都能流出口水来。
  虽然这样的生活场景已过去了20多年,但那收麦时的场景,依然经常浮现在我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