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公孟》有云:“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为政者,言出必行,行必有果,才能令干部信服,受百姓拥护。
6月30日,在黄龙县召开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大会现场,县委书记任高飞与该县各常委一一签订目标责任书,逐条对照市年度考核各项指标,进行任务再分解、责任再明确、措施再夯实,用“践诺”回应“承诺”。
“不忘初心,从严治党,党务就是服务;不离中心,创新发展,民生就是取向。这是我们对全县广大群众的庄严‘承诺’。”“作为县委书记,对全县经济社会中心工作和各项具体工作,都要亲自谋划、亲自服务、亲自践行,这是‘践诺’。”说起“承诺”与“践诺”,县委书记任高飞告诉记者。
近年来,黄龙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把从严治党作为第一责任,把创新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深化改革作为第一驱动,把市场需求作为第一导向,不忘初心,不离中心,不负民心,认真承诺,自觉践诺,以早干快干、苦干实干的精神,创新了“黄龙现象”,炼就了“黄龙作风”,创造了“黄龙速度”,成就了“黄龙福祉”,实现了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践诺”改变作风——“县委书记就是要到脱贫攻坚矛盾最集中的地方去!”
7月12日,对黄龙县界头庙镇红罗圈村村民苗凤花来说,是难忘的一天。
2002年,苗凤花遭遇了人生的一个坎,婆婆卧病在床,而丈夫却离家出走。怎么办?面对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她毅然决定坚守,一个人挑起照顾婆婆和养育儿女的重担。为了偿还债务,她将6间房一并卖掉,将40亩土地流转,搬到了大荔县居住。
今年,流转的土地到期了,因为苗凤花的户籍一直在黄龙,60多岁的苗凤花又返回了红罗圈村。然而,回来后住哪儿?镇上得知情况后,通过国土部门协调,让她把原来宅基地中的部分土地用4000元买回来重新建房。可是,没有积蓄的她4000元也掏不起,苗凤花内心充满焦虑。在打听到县委书记任高飞的电话号码后,苗凤花向任高飞的手机发送了一条信息。让她没想到的是,7月12日,也就是短信发出的第二天中午,她就在村里见到了县委书记任高飞。
原来,近些日子,红罗圈村有四户群众反映自己生活存在一些困难,需要政府帮助。任高飞得知情况后,专程赶到村里,邀请群众到大队部来,让他们畅所欲言,倾诉自家的实际困难。任高飞招呼大家坐下后,风趣地说:“我就是任高飞,昨天,你们给我发的信息我收到了。今天,我来当面听听你们的困难,想办法帮你们解决。老人家,你们有什么困难就给我说。”任高飞转向面前坐着的苗凤花、杜爱青、郑花和杜大华。
第一个发言的杜爱青,说自己长期患病却没有成为精准扶贫户;郑花反映的问题是她家灶房漏雨,为什么不能享受危改政策;杜大华说的问题是她家里的窑洞裂缝不能享受危改政策,她患有类风湿病,不能干活,却不能列入精准扶贫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表达着自己的诉求。苗凤花看着冒着酷暑、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到村里为她们解决问题的任高飞,还未说话,却已经哽咽了。她流着泪详细地诉说了这些年的生活困顿情况和眼下的困难。
驻队干部解释说,杜爱青家人均收入5500元,郑花家人均收入2万元,杜大华家人均收入4000元,按政策都不在精准扶贫范围内。而且,2013年郑花家已享受了危房危窑改造政策。
详细了解情况后,任高飞对在场的干部说:“党建四级服务体系要求,党员服务于群众。属于政策之内的,就按政策办,不属于政策服务范围的,群众如果还存在真实困难,我们要突出党建服务中的‘活’字,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精准识别’一定要左右都看,我们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还要看现象背后真实存在的问题。不要光看表面的东西,有些非贫困户存在实际问题,往往有时不能被政策覆盖。”
任高飞继续说道:“苗凤花现在的核心问题是4000元钱拿不出来,全乡像她这样的应该没有几户,乡镇或村委会可以把集体收入的钱先借给她,等她秋后卖完粮食后再归还。咱们今天脱贫不仅仅是为了解决贫困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为了奔小康,谁奔小康呢?是我们所有的城乡群众。你给她借4000元,她将来光景过得好了,一定会还的,过不好,不还都行。”听到任高飞能为她这样的贫困户着想,苗凤花再一次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关于杜大华家的问题,任高飞说:“不能享受精准扶贫政策的群众,生活上如果还存在困难,也可以享受民政上、医疗上的救助。你的问题,一是由村委会负责领她到县医院进行慢性病检查;二是由村民评估小组到家中进行再次评估,看是否符合精准扶贫政策;三是由镇党委协调住建局进行危房评估,看是否符合政策,可以通过‘一事一议’或者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资金予以解决。”
晌午时分,高热难耐,任高飞却忘记了辛苦,对杜爱青、郑花、杜大华等村民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听着任高飞推心置腹的谈话和解决方案,大家内心的疙瘩终于解开了。当任高飞解决完问题要离开时,她们都争着和这个平易近人的县委书记握手,以表达内心深深的谢意。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县委书记任高飞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只是黄龙县全体党员干部用真心、真情诠释担当,自觉践诺的一个事例。“党员干部就要到脱贫攻坚矛盾最集中的地方去,千方百计为群众解决问题,立足脱贫,实现小康。特别是帮助建档立卡外的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我们要做到小康路上一个人都不能掉队,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担当!”县委书记任高飞动情地说。
响应着县委的号召,近两年来,全县干部以“四级服务体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推进作风转变,到脱贫攻坚矛盾最集中的地方去,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问题已经成为全县广大干部的自觉行动。
“黄龙作风”还表现在少开会、“开短会、讲短话”和“晚上开会,白天进一线”的工作新常态上。县委推行例会跟进、督查跟进、通报跟进、送阅件跟进、宣传报道跟进五项跟进措施,县委班子带头做表率,把每天的工作清单“晒”出来,措施清单“晾”出来,成绩清单“摆”出来,主动接受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班子成员坚持深入基层,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抓好落实,以上率下,示范带动全县党员领导干部把时间和精力用于谋发展、快干事、抓落实上,养成了良好的干部作风。
“践诺”提升速度——一月一处小变化一季一个大变样
黄龙,一直以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淳朴的民风被人们津津乐道,它呈现给世人的,是恬静、舒适和沁人心脾的立体画卷。
从子长来黄龙干活的苗二雄是龙城之窗项目建设的工长,说起项目建设,苗二雄满是自豪:“我们这个项目于2016年4月1日开始进场施工,同年10月1日就已经完工并对外营业了。建设过程中大家虽然都很辛苦,但是现在看到我们的建设成果,听到来这里游玩的游客对龙城之窗赞赏的话语时,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感觉特别骄傲。”
龙城之窗位于黄龙县石堡镇吉家河村,总占地面积72亩,其中绿化面积12000㎡,水系面积10000㎡,总建筑面积7000㎡。项目投资6000余万元,主要建设酒店服务区、民俗游乐区和商业开发区,配套建设地下综合管网以及室外绿化、美化、亮化等工程。“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规划和部署,我们提前谋划,以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早开工早建设,在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项目建设。”黄龙县城投公司副总经理孙斌介绍说。
“冬天谋划春天,年初确定全年。根据全年的目标任务,列出任务清单、责任清单、问题清单、时限清单和最终成绩单,列出清单‘承诺’,交出账单‘践诺’,用绩效给组织交账,给群众交账。”说起如何用“黄龙速度”向群众“践诺”,县委书记任高飞这样解释。
近年来,随着县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每到节假日和周末,各地游客纷纷慕名而来。其中,不乏被黄龙靓丽的风景吸引而多次前来游玩的游客。“毫不夸张地说,黄龙真的是一月一处小变化,一季一个大变样。我是宜川人,离黄龙比较近,周末或者节假日的时候会带着家人和亲戚来黄龙放松放松。隔一段时间来黄龙,总是会看到新的变化,黄龙这几年的发展真是快。”家住宜川县的李超赞叹道。
据黄龙县林投公司总经理肖楠介绍,无量山居是2016年黄龙县的重点项目,位于黄龙县石堡镇、界头庙镇两镇的交界处,与无量山遥相呼应,是一个集休闲娱乐、住宿观景于一体的生态式园林酒店。该项目总占地面积102亩,总投资1.1亿元,于2016年4月1日开工建设,10月1日国庆节竣工并投入使用,历时仅仅6个月完成了此项工程,速度快、标准高,充分展现了“黄龙速度”。
据记者了解,今年黄龙计划安排重点项目49个,项目总投资约51.76亿元。其中续建项目18个,总投资23.45亿元;新开工项目31个,总投资28.31亿元。2017年计划安排投资33.14亿元,其中续建项目投资10.31亿元,新开工项目投资22.83亿元。截至目前,49个重点项目已全部开复工,已完工16个;重点项目形象进度共完成投资17.5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52.8%。
“践诺”增强民生福祉——群众脸上的微笑、嘴里的夸赞就是最好的回报
如果不是移民搬迁工程,已过不惑之年的仝宪龙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能住到宽宽敞敞、亮亮堂堂的楼房里。
仝宪龙是石堡镇吉家河村村民,早些年的一次意外事故,致使妻子韩慧芳右腿高位截肢,昂贵的治疗费,两个孩子上学的费用,让本不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那时的仝宪龙只能出去打零工,勉强维持一家的温饱。如今,妻子韩慧芳不仅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生态停车场管理员的工作,仝宪龙住楼房的梦想也即将实现。
近几年来,黄龙县将移民搬迁工作作为农村居民市民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建设一体化、产业培育集群化的重要载体,按照“一业兴多业,旅游促四化”的思路,产、城、人相结合,以产定搬、以搬拓城、以搬兴业、以搬惠民,实现了“生活在城镇,产业在农村,致富在旅游”的目标。作为这项政策的直接受益者,仝宪龙在今年年底就可以拿到吉家河安置小区内新房的钥匙。
“我住了半辈子的窑洞、瓦房,常常盼望着一家人能住进楼房里,能像城里人一样有方便的水、电和天然气,以后做饭再也不用生火了。”对比之前的生活,仝宪龙十分开心,“按照县上的政策,我们一家四口人交了一万元钱就能分到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娃娃们也期待能拥有自己的卧室呢,你说我们一家人能不高兴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按照搬迁不举债、脱贫有保障的基本要求,黄龙县严格执行人均建房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人均筹资标准不超过2500元,户均筹资不超过1万元的底线红线要求,采取人均自筹2500元,户均自筹最高1万元的标准收取搬迁群众自筹基金,同时根据搬迁群众家庭人口情况,按照人均住房面积20平方米的标准规划建设了20㎡、40㎡、60㎡、80㎡、108㎡共5种户型的搬迁安置房,以差异化的搬迁标准实现了“以人定搬、按需定搬”。
“王大爷,我给您把临时救助资金办好了,以后还有什么困难就给我打电话,我给您去办。”近日,黄龙县三岔镇四条梁村的代办员李开广上门向五保户王金贵通知办好临时救助资金的好消息。已经70多岁的王金贵是四条梁村的五保户,常年得病吃药,没有经济来源的他实在难以负担。该村第一书记李开广多次上门向老人宣讲健康扶贫政策,并主动认领了帮助王金贵办理临时救助资金的任务。
为切实提高服务基层群众的效率,完善基层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途径,黄龙县依托乡村两级公共服务网络,实行群众办事干部代办或协助办理制度,构建上下联动、有序、顺畅、高效地为民服务绿色通道,从根本上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切实做到“为民服务党员做,服务成效群众说”。
黄龙由“承诺”到“践诺”,转变了干部作风,提升了发展速度,赢得了群众满意,相信党建服务将会由黄龙起步,成为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实现追赶超越、建设美好家园的生动实践,成为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心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自觉追求!
本报记者 程浩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