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17年09月09日
千年古窑小程村 碾畔庄里话农耕
本报记者 郑鹏 通讯员 赵力
碾畔民俗博物馆
  延川县始建于隋开皇三年,距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以县城脚下的“秀延河”得名。悠久的历史积淀了延川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这里有见证了民族文化融合的千年古窑,有展现黄河原生态文化的碾畔黄河原生态民俗文化博物馆。沿黄观光路的通车,使得这些人文旅游资源能够完美地向世人展示。
   千年古窑洞:武士石雕风采依旧
  9月7日,记者驱车从沿黄观光路一路前行,进入乾坤湾镇后按路标指示行走了大约7公里,便到了小程村。这里的千年古窑是陕北有记载的最古老的窑洞,其发现过程可以说是个意外。2001年中央美院教授靳之林来延川考察民族文化时,对两孔古旧的窑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窑面裹着一层厚厚的泥皮,破旧灰暗的泥皮鼓起几个虚晃晃的凸泡。靳教授拿起一根棍子轻轻一戳,泥皮掉落后窑口呈现的石刻图案令他惊讶不已。经鉴定,窑口的图案为匈奴武士的造像,这几孔窑洞竟然有1500多年的历史。
  记者站在这两孔窑前对石刻进行了仔细地观察,陕北窑洞窑口普遍是圆润的弧形,这两孔则是尖顶的拱形,与陕北普通的窑洞有着明显的差别。左边这孔窑洞的窑口由7块有图案的石块砌成。顶部和左右两边相接的3块面石均雕刻着莲花,再往下雕有牡丹花图案,最底下两边的石块雕刻着剽悍骁勇的匈奴武士。左边的武士头戴毡帽,高鼻梁,大眼睛,耳朵上带着大耳环,脚踩云头,身穿战袍,手持弓箭。右边的武士头戴通天冠,手执宝剑。右边窑洞的窑面由6块刻有图案的石块组成,底部雕刻着栽植有常青树的花坛,往上左边是祥云头,与之对称的是波浪水花,最顶部两块是一凤一凰。
  景区工作人员小白告诉记者,窑洞顶部莲花向上,代表天,左右两边莲花向下,代表地,寓意天地相合;牡丹为阳象征男性,莲花为阴代表女性;祥云头为阳代表天,波浪水花为阴象征地。从这些图案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天地观、生命力的崇尚,对宇宙万物的崇拜。据靳之林教授讲,莲花是佛教的象征,武士头上的通天冠是道教的标志,通过这些图案可以了解到当时匈奴社会的风俗观念和民族文化融合状态。
  晚上,记者住进了乾坤湾大酒店,酒店外的乾坤大舞台每晚都有乡土气息浓郁的文艺演出,当天表演的是陕北说书。 通俗流畅的唱词、粗犷激扬的曲调着实让记者享受了一顿陕北文化大餐。
  民俗博物馆:全面展现农耕文化
  碾畔民俗博物馆与千年古窑近在咫尺,当地村民利用被遗弃的窑洞,将几千年古老的黄河农耕文化,原封不动地陈列出来,这里是由村民自己筹办、自己管理、自己受益的全国唯一一家村民自办的博物馆。据村上管理博物馆的郭世录介绍,村中老户主要以郭、冯、郝三姓为主,分别居住在三大院落,院子外安放着石头制作的大碾盘,因此取名叫碾盘村,由于谐音和居住在黄河畔的缘故,人们逐渐叫成了“碾畔村”。博物馆2002年开始筹建,2004年正式投展,馆藏陈列品两万多件,展出三千多件,这些陈列品分门别类,陈列于三十孔窑洞中,大体分为:黄河系列、农耕系列、运输系列、饮食系列、纺织系列、农村匠工、原始宗教、民间文艺、油灯旱烟、婚嫁生育、节日庆典等十八个系列,生动地再现了古老黄河人的真实生活。
  在郭世录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博物馆。一排排窑洞背山向阳,上下排列,左右为邻,使用当地土石来建造,整个村子规划有序。让记者最感兴趣的是展出的羊皮筏子。郭世录告诉记者,制作羊皮筏子的羊皮是将羊宰杀后囫囵剥下来的,因为羊皮是完整的,所以叫作“浑筒”,把“浑筒”用麻绳将口扎住后,用嘴吹气使其胀满,然后将9—12个充满气的“浑筒”和木头进行捆扎,就制成了羊皮筏子。
  正在参观博物馆时,记者遇到了来自西安的张先生。张先生非常热爱陕北民俗文化,为了了解和拍摄黄河文化,张先生每年都要来几次乾坤湾,甚至在碾畔村过了几个春节,对千年古窑和碾畔民俗博物馆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认为这里原汁原味地展现了陕北古民居,是非常好的影视拍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