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7年10月09日
“变”出致富新路子 鼓起农民钱袋子
——富县油坊塬推行农村“三变”改革小记
  本报记者 高乐 通讯员 刘杨惠卿 吴龙迪
  近日,富县羌村油坊塬贫困户郝锁锁在合作社的帮助下,用无人机为自家的7亩果园打了药。“以前人工打药伤害身体不说,身体累得够呛,打一次药浑身都湿了,一天下来眼睛都疼得睁不开。”他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有无人机相助,省事多了,今年的纯收入咋说也在五六万元以上。”
  2017年3月份,富县高塬果业专业合作社对油坊塬实施农村“三变”改革新模式,按照政府主导、企业经营、农民参与、入股分红的思路,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改革。郝锁锁便是受益人之一。
  以油坊塬为中心点推行“三变”,由先前的松散型转向紧密型合作模式,统一购买农药、化肥等,将化肥分发给果农,由果农自行施肥,合作社租赁无人机进行打药。“这样一来节约水资源、农药和成本,几方面共赢的事,收购苹果也比市场上一斤高2毛钱,这就是果农的增收点。”高塬玫瑰合作社经理孔建军说。
  去年因天灾,全县果农收成少,卖价低,油坊塬贫困户赵生杰挑拣着卖了1万多元,眼看辛苦一年还要赔钱,高塬玫瑰合作社则以2.6元的高价收购其剩余苹果。自“三变”改革推行后,赵生杰将自家8亩果园全托式交给合作社管理经营。
  “这政策真的好,今年光嘎拉和红富士就卖了6000多元,等到红富士上来了合作社说按4块钱一斤收,今年最少能挣5万块。”赵生杰满脸喜悦地说。
  “将产业扶贫作为主导,是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有了资源、市场,我们通过宣传和包装把苹果销售到全国甚至全世界,苹果卖上价了,果农的积极性就会提高,越积极越勤劳,贫困户脱贫致富就更有信心了。”据孔建军预计,贫困户赵生杰今年年底便可实现脱贫。
  据了解,油坊塬有机苹果托管基地面积300亩,项目总投资200多万元,目前参与社员27户,其中3户是贫困户,预计今年能够全部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