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7年10月11日
“文明的力量”源于“以人民为中心”
艾佩韦
  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文明网联合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明办,精心制作推出网络视频系列报道《砥砺奋进的五年·文明的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巡礼》。视频中呈现出的显著文明进步,强大的文明力量,一再证明“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性。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根本立场,既是党赢得人民拥护、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所在,更是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凝聚力量,实现民族复兴的动力源泉。
  文明的力量因人民所需而起。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丰富,人民对精神文明的追求日益高涨。从对环境卫生的整洁要求到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迫切期待,从对攀比之风的深恶痛绝到对移风易俗的强烈需求,从对人们交往冷漠的无限鄙视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无限推崇……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为了解决人民心中的“痛”,补齐文明建设的“短板”,各地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迈出凝聚文明力量的重要一步。
  文明的力量靠人民助力而强。“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人民群众就是海中之水滴,山上之土石,用微小的文明之力汇聚起强大的文明力量。爱岗敬业的“劳动模范”、遵德守礼的“道德模范”、无私奉献的“好人365”,在平凡的生活中弘扬着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在马路上、店面前、养老院里,无数默默无闻的志愿者在漫长的时间内践行着志愿精神;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在礼让他人、关爱弱者、扬善抑恶中传播着文明精神。正是这些微小而不平凡的付出和努力,擦亮了城市的文明名片,厚重了乡村的文明底蕴,推动了国民文明素养的整体提升,实现了国家文明水平的逐步提高,让文明的力量越发强大。
  文明的力量依人民期盼而久。“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对文明的更高追求,也将成为文明力量长盛不衰的强大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文明巨变让人振奋,文明礼让的践行、美丽乡村的深化、道德力量的强大等变化实实在在。然而这些成果离人民的期待还有距离,离中国梦的目标还有差距,这种差距决定了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有更高的目标,文明的力量不仅要强大更要持久。对此,我们要坚定砥砺奋进的决心,秉持“功崇唯志,业广唯勤”的实干精神,在精神文明建设的道路上拔高要求、攻坚克难、久久为功,不仅是迎接十九大胜利召开的最佳面貌,更是进一步凝聚文明力量的重要选择。
  文明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文明的力量也不会停滞不前。只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文明的力量定能强大到推动文明的整体进步,切实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